最近常常有业内朋友问笔者:“2016年葡萄酒行业将会有什么新趋势?”
每每问起,笔者的答案就是:资本说话!
葡萄酒行业经过了产品竞争、供应链竞争、品牌竞争、模式竞争,到如今,终于上升到了资本竞争的高度。
笔者预测,在2016年,资本将彻底改写葡萄酒行业的格局!
比如歌德盈香并购葡萄酒电商老大也买酒、联想控股酒便利等等上演的资本整合事件仅仅是序幕,其后将有更多的葡萄酒公司迎来资本洗牌。
有一位酒商向笔者吐槽,自己踏踏实实经营多年,积累的财富这两年一直在缩水,反观一些新兴的葡萄酒公司通过资本运作,一下可以获得巨量资金,老板自己不仅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他们拿了投资者的钱又在市场上大力扩张,压缩了老牌酒商的市场份额。
这位酒商的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也许是酸葡萄心理,但更多的是对资本改变竞争的商业规则不了解所致。
事实上,世界上的知名酒业公司大部分都不是完全通过自身积累形成今日之地位的,保乐力加、帝亚吉欧、星座、富邑,都是通过资本并购、上市,兼并竞争对手的方式做大做强的。
值此国民经济30年未有之大调整期,葡萄酒行业也受到了经济起伏的影响。从微观上看,葡萄酒生产企业、进口商、分销商、终端商、配套服务商无一可免。
笔者分析认为,资本说话的主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对优质公司抄底购买。有的公司基本面尚好,品牌有一定影响力,但是遇到流动资金困境,这些公司将成为受资本青睐的一类目标。
其次,对优秀终端进行控制。在葡萄酒的链条里,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者端是最优质的资源,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中游的贸易进口商重要程度相对较低,资本青睐下游终端不需赘言。
最后,对上游优质的生产资源和品牌资源的控制。目前中国葡萄酒产业产能呈结构性过剩状态,资本也看准了这一点,他们会选择性的并购这些资源和有市场潜力的品牌。
市场不相信眼泪!葡萄酒企业要想生存、发展,懂得资本,善于借力的课需要补上了。
中国各产区将卷入“风土”之争 ?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葡萄酒市场一步步走向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进口葡萄酒涌入中国市场,长城、王朝等大企业业绩持续下滑。中国葡萄酒业内一片悲观,到处都可以听到唱衰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声音。有人说“中国根本种不出好葡萄”,有人说“中国酿不出好酒”,有人说“中国葡萄酒的质量就远比不上进口葡萄酒”,还有人说“中国葡萄酒一直在欺骗消费者”。
似乎,在一些人眼中,中国葡萄酒在与进口酒的竞争中一直是处于劣势。
“我们为了开发市场,需要教育消费者了解葡萄酒文化,但我们发现,随着消费者越来越了解葡萄酒文化,他们就越来越不喝长城了,我不知道怎么办?” 一位长城的老业务人员在挥泪离开长城加入进口酒公司时对笔者说道。
笔者认为,中国葡萄酒在与进口葡萄酒的第一波竞争中,不是败在规模上,不是败在工艺上,不是败在价格上,也不是败在质量上,失败的关键是“标准”的缺失。
葡萄酒是舶来品,进口酒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国际通行的葡萄酒标准。他们告诉消费者,葡萄酒是讲产区的、是讲年份的、是讲葡萄品种的、是讲酿酒师的、是讲风土的。他们让消费者了解到“92”不是年份,解百纳不是葡萄品种,价格高低并不完全代表着酒的好坏。随着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中国葡萄酒消费者迅速成熟起来,中国葡萄酒产业自己的标准在国际标准冲击下完败。
过去国产葡萄酒的一些厂家思维是只从自己利益出发,至多兼顾经销商利益,消费者利益往往被忽视。比如专用酒标就是一例。酒厂为了经销商开发不同的专用酒酒标,然而这些不同酒标、不同价位、侧重不同渠道的酒款,往往是同一种酒,其产品的区隔不是依托于土地、葡萄品种、气候,而是完全依从于商业利益。而中国“入世”以后,消费者以国际葡萄酒的标准为依据,失去了对中国葡萄酒企业和产品的信任。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中国产区尤其是宁夏产区的迅速崛起,随着越来越多的接受先进理念的酿酒师、酒庄庄主、从业者的加入,以及中国各产区所在的政府的重视,中国的葡萄酒标准正在建立。
比如宁夏产区,以“小酒庄,大产业”为发展原则,从发展之初就以国际化的标准打造产区资源。随着一批中外酿酒专家的进入,一批国际化的酒庄的建设,一片片酒庄葡萄园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各类国际赛事中摘金夺银,中国葡萄酒在国际葡萄酒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宁夏产区作为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观察员,真正将国际标准带入了中国产区,成为“中国酒庄酒”的发源之地。
随着宁夏产区的崛起,新疆产区、怀来产区、烟台产区、昌黎产区、云南产区等各个产区都开始出现按国际化的标准建设的酒庄和酿造的产品。中国葡萄酒产业也开始讲产区、讲年份、讲葡萄品种、讲酿酒师。我们有了独特的中国风土。
笔者大胆预言,未来,中国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之间的竞争,将不再仅仅是品牌之争,而是将进入风土之争的时代!
“小众”之困
近些年,在各大葡萄酒产国的带动下,一些不为大家熟知的小众葡萄酒走进大家视线,来自以色列、罗马尼亚、格鲁吉亚、斯洛文尼亚等国家的特色葡萄酒,在我国的进口量都在逐步增大。那这些“小众”葡萄酒在国内表现究竟怎么样?能不能在偌大的葡萄酒市场成功地分一杯羹呢?
笔者所在公司主营格鲁吉亚葡萄酒,也尝试各种方法推动,但销量始终差强人意。这几年格鲁吉亚葡萄酒在市场上的表现也是不温不火。从笔者了解到的信息看, “小众”葡萄酒的营销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策略,在市场推广中也因存在产地、葡萄品种、产品名字等先天壁垒而表现平平。
相对于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智利等主流产酒国,格鲁吉亚、斯洛文尼亚、以色列等等这些国家对于大众是非常陌生的,而消费者对于陌生的事物有一个较长的接受认可过程。在“小众”葡萄酒的推广上,仅仅是让消费者了解你的产品就比其他国家多一道门槛,所以推广更费力、更难。
如果这些小众的非主流产酒国采用的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葡萄品种,采用的是一般的传统酿造工艺,那这类型的酒在市场上还相对容易接受,因为你有类似的口味风格,只是产地不同国家不同罢了。但这类产品将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有可能沦为“同质化”,没有鲜明的特点。小众国家和大众国家的酒相比,如果口感、风格、价格都无大的差异,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因为在相同的条件下,消费者还是倾向于购买一款比较熟知的产品。
如果采用小众国家特有的品种和特有的酿造工艺,那这样的产品就属于小众中的小众了。
例如格鲁吉亚的萨别拉维品种,采用格鲁吉亚特有的陶罐酿造工艺,这样的产品对于平日里饮用葡萄酒的消费者,差异化比较大,第一次接触难免有点诧异,往往抱有猎奇的心理去进行尝试,也有很喜欢这种风格的消费者但毕竟是很少一部分,所以这样的消费者对于销量的帮助不大。反而刚接触葡萄酒的消费者而且是中年层次的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因为格鲁吉亚葡萄酒以半甜半干为主,非常易饮、柔顺回甘。这部分消费者是购买的主力军。所以在推广上笔者建议多针对这部分人群开展活动。
此外,因为国家和语言的缘故,大多数酒庄和酒款的名字被翻译成中文后相对拗口,消费者一般不容易记忆,不利于品牌和酒款的传播和推广。笔者建议经营这类酒的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广时,一定要好好考虑如何翻译产品名字,毕竟一个易记顺口的名字,更方便传播。
在落地推广上,葡萄酒的推广大都以品鉴会为主,相对比较单一,如何丰富推广活动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现在小众产酒国的官方的推广活动也在不断增多,这是一个好的趋势。毕竟国家官方推广是比较有力度的而且曝光度也高。
笔者认为,做小众就要做出特色,在有特色产品的基础上还是要完善丰富产品线,在发展现有经销商的同时,还需要多多开发新市场、新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