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竞争格局,还是企业文化推广,抑或是经销商目前生存的空间等角度,都把未来中国酒类推动力聚焦在了数量众多的区域文化名酒身上。那么在新时期下,区域文化名酒该如何构建自己的品牌价值体系,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呢?
必须重新构建区域白酒的价值
白酒价值构建有三个层面
白酒价值构建一般有三个层面。
首先是品类代表的标准价值,这往往会被行业领导者占有,就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是最好的可乐,加多宝、王老吉是最好的凉茶,茅台是最好的酱香酒,五粮液是最好的多粮浓香酒,汾酒是最好的清香酒,他们就是品类好产品的标准,这就是所谓的一线企业定标准;
其次是品牌代表的情感价值,也就是品牌要承载特定细分消费群体的情感,特定细分消费群体愿意为商品上承载的品牌价值支付额外的成本。就像尊尼获加就是“Keep Walking永远向前”精神的载体,青岛啤酒就是在贩卖“激情人生”,金六福成为了走亲访友的中国人的幸福符号,这就是所谓的二线企业做品牌;
第三是产品代表的物质利益,这是白酒行业惯用也是过去很管用的招数,比如年份、淡雅、绵柔、手酿……,这就是所谓的三线企业造产品。
当然家家都想成为品类标准的制定者,但领导者地位往往是历史传承的,是靠时间累积、空间拓展形成的,是已经成为消费者常识的;因此,通过定标准占有品类价值,对大多数酒企而言是可望不可及的。特别是对为数众多的区域白酒企业,在品牌塑造上要更重视后两个层面:如何在瓶子里注入情感价值和物质利益,如何传达给消费者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从牛栏山定位“正宗二锅头、地道北京味”、景芝定位“好客山东人,好酒景阳春”等的成功的案例看,从“湘窖——湖南潇湘文化名片”、“今缘春·典藏1948——3000年传承”等的再造复兴的案例看,地域文化是区域白酒企业品牌培育、打造的有效路径。
用地域文化构建区域白酒品牌价值
那么,如何通过地域文化构建区域白酒企业品牌价值呢?
首先,地域可以给予白酒独特的物质利益,白酒酿造讲求“水(质)、土(壤)、气(候)、气(温)、生(微生物)”,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水土气气生,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粮、窖、(酿)艺,就应该酿出不同风格的酒,事实上也如此,都是浓香型,但苏鲁豫皖江淮派老五甑做的酒就是和川酒有明显差异,比如“淡雅绵柔”;其次,文化可以给予白酒独特的情感价值,对在北京的山东人,一瓶景芝酒,那可不仅仅是“乙醇+水”,那更多的是“乡情、乡思、乡愁”,是臧克家的“儿时景芝酒名扬,长辈贪杯我闻香”……所以,一瓶地域文化标志酒,装入瓶子里的是家乡水、家乡粮、家乡土,装入瓶子里的是风土人情、待人接物,注入瓶子里的是小时候的味道,装入瓶子里的是对家乡的骄傲和自豪。一瓶地域文化标志酒,就是一份土特产,就是一个城市、一个省的名片。
好客山东、老家河南、灵秀湖北、多彩贵州……,植根地域、植根文化,给在本地的本地人、在外地的本地人一个深入人心的买的、喝的、爱的理由,区域白酒品牌一定会继续区域为王,一定可以细分成长。
做好“五个一”工程
在细分中成长又必须做好“五个一”工程,让区域文化成为产品走出区域,走向全国的一张名片。那么“五个一”具体讲有哪些呢?
第一,一个品牌名称。白酒行业向来有“西不入川,东不入皖”的说法,安徽也的确是白酒业竞争(特别是终端层面)最激烈的市场(没有之一),更有古井、口子窖、迎驾、金种子等上市公司,但最近几年一匹黑马备受关注——宣酒(印象中宣酒改制也就是十几年时间),但业绩上应该超越了高炉家、金种子等传统的安徽二线酒。其成功,与其说是“小窖酿造更绵柔”,倒不如说是“宣酒”品牌本身;宣城是中国人、安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化名城,宣纸是中国的文房四宝,宣酒也必然是有历史、有文化的酒,宣酒也就很容易成为宣城乃至皖南的地域文化标志酒。一个好品牌名称,是成功的起点,对营销更是事半功倍。
第二,一个好品牌诉求。红星和牛栏山的二锅头宗师和正宗之争,不知道面对《二锅头的发源地不是北京》的网络传播情何以堪;与其在工艺上纠缠不清,倒不如回过头去看看当年的成功之道。从白酒现代史看,红星很可能是仅次于茅台、汾酒实现全国化的品牌,当然得益于背靠北京、扎根红色文化,但仔细回忆,一句“登长城、逛故宫、吃北京烤鸭,喝红星二锅头”,也曾经将五环建成了红星的市场城墙;牛栏山的聪明之处,不仅仅是在“正宗二锅头”,而且更在于“地道北京味”,黄瓷是北京味、三牛是北京味、牛二是北京味……36%vol百年和42%vol陈酿都是浓香型,不是正宗二锅头,华北消费者为什么还趋之若鹜?消费者说:我不懂你们说的香型,只要是“北京味”就好。
第三,一个好超级符号。 通过“好客山东人,好酒景阳春”占位山东地域文化成就的景芝酒业毫无疑问是山东的第一,但山东最近几年也有一匹黑马——花冠。花冠除了品牌名称之外,最重要的是占有并活化使用了菏泽市、菏泽人的骄傲——牡丹,无论在外盒还是瓶子上,“牡丹”都成为了冠群芳、花之冠等主推产品的主视觉符号,听到的是“花”\看到的是“花”,“花”也就被喝进了消费者的心里,花冠酒也就自然成为了菏泽乃至周边的地域文化标志酒。仰韶彩陶坊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将“彩陶”作为了自己的超级符号。
第四,一个好推广载体。最好的载体就是产品,就是酒;山东黄河龙刚推出了一组“品鉴淄博”的产品,一上市就通过微信朋友圈热卖。实际上,有很多基于地域文化、地域情结的微信公众号,比如“北京山东同乡沙龙”我几乎每期必看,大多数公众号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内容枯竭,二是难以商业化。那么,基于地域文化的区域白酒是否可以:首先组织个2-3人的团队,提供地域文化的原创内容;其次出一款代表地域文化、城市标志的酒,如“品鉴淄博”、“老家河南”;然后将本地的、外地的基于地域文化、地域情结的微信公众号联盟,为他们提供地域文化原创内容,为他们提供地域文化标志酒以商业化。这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是不难的事。
第五,一个好传播平台。 “中国地域文化标志酒”认证活动,就是希望弘扬白酒的新文化精神,就是希望为区域白酒找到品牌DNA,就是希望增加白酒的消费理由,就是希望消费者以喝地域文化标志酒为荣。所以,“中国地域文化标志酒”认证活动是一个好的传播平台,是一个落地的行业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