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旭:酒业智慧树

2016 年4月16日 第12期        作者:刘彬        2016-12-22       

本是官员,却从不说官话;是酒业中的一员,却坚信跨界才能走得更远。他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智慧,在更为浩瀚的领域中挥洒着酒的美好。

他就是朱思旭,原广东省酒类专卖局副局长,现任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广东省酒类检测中心)所长、主任。他是广东酒类市场的灵魂人物,也是中国酒业难得的既有务实精神又有思想高度的管理者。

这位被业内人士尊称为“朱局”的智者,在3月14日举行的2016广东酒业暨广东酒协三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说:“总是时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让我们惊觉,他已不复当初30多岁赤手空拳组建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广东酒协)时的容颜,几许华发,悄悄地爬上了他的额头。

3月14日,朱思旭暂时辞去广东酒协会长一职,专注于广东省食品检验所的工作。这是朱思旭在酒业奋斗了15个春秋后,最新的履历注脚。

智者思旭

关键词:专注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朱局,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智者’。”在谈到对朱思旭的印象时,九石天使会广东部落联络官姚志彬如是说。而在与朱思旭两年多的交往中,他的博学多才也令记者记忆深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记者与朱思旭每个周末的晚上都会通1小时左右的电话。对于记者的问题,年近花甲的朱思旭依旧健谈且思路清晰,其见地往往十分独特。

记者曾半开玩笑地问:“为什么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的事儿您都知道?有没有您答不出来的问题?”对此,在业内有“智慧树”美名的朱思旭说自己只是专注而已。“任何行业,只要全身心投入,3个月内一定会熟悉,3年内一定会成为行业专家,10年内一定会成为国内专家,15年内一定会成为国际专家。”        

“15年而成国际专家”,朱思旭把自己的成就放到了普通人所能企及的高度,这里面,有自我的肯定,有学者的傲骨,也有谦逊而自信的风度,这,正是典型的“朱氏风格”。


学者思旭

关键词:博览

朱思旭的才具,除了酒业成就的体现外,其文学素养往往更能令人心折。朱思旭备受业界称道的《思旭酒话》和散见于各处的微信文章总是充满了文学色彩。不仅如此,朱思旭在言谈、演讲中也对名家诗词和国外文学信手拈来,使人惊艳。据记者统计,仅在2016广东酒业暨广东酒协三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他脱口演讲的90分钟里,他就14次引用了中外名篇而无一错漏。对于朱思旭的博闻强识,《中外酒业》的一位老记者深有感触:“最喜欢听朱局的演讲,不仅有干货和高度,还很有趣。他总是能用最绚烂的词句表达出最恰如其分的意思。”

面对赞誉,朱思旭又玩起了一贯的谦虚:“不过是以前学的是中文,看的书杂了一点罢了”——一般情况下,他并不会告诉你,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如今身为中国诗文酒文化协会名誉副会长这件事。

朱思旭说,近来他已不再贪图阅读新书,而是转向重温一些关乎人性的经典著作。“在我感觉疲倦或是有空闲时,就会拿一本书来看,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朱思旭这样说道。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书籍,提升了朱思旭的修养,丰满了他的智慧,爱看书的朱思旭,在散发着油墨香的字里行间收获着回报。


师者思旭

关键词:巧授

虽然吝于谈论自己的成就,但朱思旭却喜欢向后辈分享他的心得。跟随朱思旭多年的广东酒协常务副会长赵红在聆听完朱思旭在2016广东酒业暨广东酒协三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演讲后,发表感言说:“我跟朱会长并肩战斗了整整15年,朱会长是我的领导,但更像是父母和师长。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言犹在耳。”不仅如此,朱思旭在酒文化方面的传道解惑也备受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北京大学广电系副主任阿忆的称赞。阿忆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在与朱思旭紧密交往的几年中,了解了大量的酒常识、酒文化和酒市场知识,居然成了“半个酒业专家”。

朱思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这个“授”字却深有讲究。如何用通俗易懂、潜移默化、能被对方所接受的方式去“授渔”,如何让对方触类旁通——这才是授渔者的苦心所在。

赵红告诉记者,在培养后辈方面,朱思旭很有一套。据了解,朱思旭非常重视对团队中层的培养。他认为,好团队的结构应该是有一个统领全局的领袖,他只负责决策拍板、搭建平台和组建团队;领袖下面,是负责行政、人力资源和后勤保障的副手,其中,有负责带领队伍冲锋陷阵的执行副手,有出谋划策的副手,有监察监督执行的副手;在下面,则是强大的执行队伍。他说:“一个团队就像一艘船,船长要把这艘船从此岸开到彼岸,就得让船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向中层‘授渔’,是为了让他们能各司其职,本分做人,本位做事,不越位也不缺位。只有这样,我才有时间去思考发展的事。”在朱思旭这番朴实无华的解释中,我们看到了管理的智慧。


达者思旭

关键词:求道

2016年春节前夕,记者收到了朱思旭的礼物——由他撰写的《思旭酒话·煮酒论道》。在这部书里,朱思旭主要精选了三类文字:其一是对酒行业的思考,观点明晰,角度独到;其二是他个人心绪与经历的所思所想,充满了文学的意境;其三则是前两者的有机结合,是酒后的“斗酒之作”,融合了酒的快意与妙笔的挥洒。

这部书浓缩了朱思旭五十岁人生的阅历和十五年的酒业经历,是他多年来笔耕不辍的精华之作。近5年来,平均每天他都要写微博,或是介绍酒常识,或是谈论酒的管理,或是引申酒文化,林林总总。他似乎执着于用140字的短文“把酒问清楚”这件事。

朱思旭的《思旭酒话·煮酒论道》出版后,得到了茅台集团名义董事长季克良、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原上海市酒类专卖管理局局长卢荣华等众多业内大腕的盛赞。阿忆更称该书在酒和文学上实现了完美跨界,是朱思旭“把酒问清楚”的豪情之作。

朱思旭说,他还要继续“把酒问清楚”,但在记者看来,他已然比绝大多数的人都明白酒的真髓。正如他所常常提及的:“只要会得个中趣味,五湖四海的风云变化都离不开一个小小的酒杯;看破眼前的机关,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尽归掌握!”

他说,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酒与文化本就是一体的。“酒里有文化,有爱恨情仇;酒里有哲学,可以品出苦乐人生;酒里有政治,能够‘杯酒释兵权’。”正因为如此,才能“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谐者思旭

关键词:妙解

在2016广东酒业暨广东酒协三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朱思旭用“说文解字”的方式阐述酒的实质。

他说,从字面上看,“酒”字左边的三点水,表明了酒有水的特性:柔性、刚性、激情性、生命力和与老百姓的融合性。而“酒”字右边的“酉”,则是说最适合喝酒的时间是酉时,也就是17:00-19:00。而在酒的特性上,他又总结出了五点:“一是原产地,能唤起浓浓乡愁的酒,一定是令人喜欢的酒;二是文化性,当代的文化要传承下去,除了传承,还要创新;三是与餐饮的搭配性,这与我们对消费者的教育息息相关;四是嗜好性,也就是用醇香来完美彰显酒的伟大作用;五是健康性,即提倡适量饮酒,克服干杯文化,追求微醺的状态。”

除了对“酒”之一字的诠释,朱思旭对另三个与酒密切相关的字进行了“朱氏解字”也让人印象深刻。他说,“醇”字道出了酒的本来面目,是让人来享受的; “醺”字标明微醺是一种最为理想的饮酒状态,这就是常言说的“花要半开,酒要微醺”,喝酒喝到微醺即可;而“醉”字则说明喝酒无度,天天沉醉其中,就可能导致事业的荒废甚至生命的终结,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归结起来,美酒是个用来享受的‘好东东’,能够喝出感觉,但是,再好的东西也要有度,切不可肆意放纵。”

其实,不仅是字意的引申,就连枯燥而乏味的专业品酒术语,从朱思旭的口中说出来,也都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微黄透明、酱香突出、优雅细腻、诸味协调、酒体醇厚丰满、余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酒业中人大多对以上表述倒背如流,但朱思旭却从不这样描述茅台酒。“茅台酒好,首先在于它的协调性。什么是协调性?好字又是怎么写的?”朱思旭说,“‘好’字的左边是女,右边是子,也就是男。男女在一块就是阴阳平衡,所以茅台酒好,首先就在于其平衡性和协调性。” 在描述茅台酒特征上,他别出心裁的选用了一首词:“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能者思旭

关键词:才具

朱思旭时常笑言,自己是误入酒门。翻开他的履历,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记述: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广州白云山企业集团公司副科长、北京办事处主任、经营部副部长、财务公司副总经理等职;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任广东粤港经济杂志社副社长、广东省粤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莫斯科粤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粤桥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等职;后任广东省经贸委交通处助理调研员、医药处副处长;2001年,被委任为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2003年,组建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现掌管广东省食品检验所。

丰富的履历,为朱思旭打上了“高适应性”的标记。所谓高适应,不仅指其胜任性,更是指其能在不同的位置上干出成绩。以在酒业中的十五年而言,朱思旭早已深悉全国各地酒厂和企业家状况,考察过国内外许多著名酒庄,对各地酒文化深有研究,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被苏格兰威士忌协会授予双耳银杯及勋章的人。

现今,朱思旭的事业又有了新的启航——2015年,他组建了广东省食品检验中心。对此,他很淡定地说:“虽然现在要负责整个广东省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但我依然没有远离酒。只是范围比过去大了一点,以前,酒就是全部,现在,酒只是31个大类中的一块。”

而据记者了解,在朱思旭的带领下,广东食品安全检验中心定位清晰而简洁:“一专、多能、零缺陷”和“平安、稳健、超常规”。

“‘一专’,就是要高举我们酒业的大旗。”朱思旭说,广东食品安全检验所有一个国家级白兰地、葡萄酒、威士忌、伏特加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广东省酒类检测中心,“也就是说,这一块是我们酒类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希望和广东酒业协会一起扛起这面大旗,这是我们的专业。”

“‘多能’,就是我们的面要更广。31个大类的食品要全面覆盖,从而保证广东省的食品安全,所以说,这一块的能力要提高。”

“零缺陷,就是说我们不能犯任何的错误。假如检测出了一个错误结果,对企业来说,就是致命的伤害。所以,广东的食品安全检验所不能有缺陷。”朱思旭说,对此他特别的注重。因为一旦出错,企业就会倒霉,政府的公信力就会下降。

而在“平安,稳健,超常规”的解释上,朱思旭表示,因为现在是一个新时期,平安是首要的,没有平安一切都是空话;稳健,说的是不浪费资源,稳步地前进;超常规,指的是对食品检验所发展的高要求。


思旭建言,心在酒业

虽然即将辞去广东酒协会长一职,把精力放在整个食品领域,但朱思旭依旧十分关注酒行业的发展,在清醒认知当前酒业的产业形势之后,他给酒类企业提出了一些极具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在他看来,当前酒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具有四个特征,第一个是当前正处于“三期叠加”期,具体表现为暴利时代终结,白酒价格企稳,葡萄酒进入理性增长;第二个是酒业进入微利时代,经销商和企业之间、线上和线下形成了动态的平衡;第三个是消费进入了理性时代,人们开始理性地选择酒、理性地喝酒;第四个是生产企业的资产进入了低谷期。

基于此,朱思旭提出,酒行业要注重三个变革,一个教育。

“首先,我们需要观念的变革,酒是以创变为中心的产业,在新常态下,酒行业要跨界、守正、创变。其次,我们需要产品结构的变革。酒类消费结构已经呈现出了橄榄形,所以,在品牌主推下的产品结构必然随之而变。再次,我们需要销售模式的变革。现在已经是“闻香寻巷子”的消费者主权时代,所以,销售要跟着变革。纯粹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和纯粹意义上的线下贸易要有机的结合为混合型的销售;最后,我们还需要做好消费者教育。在消费主权时代,酒好不好卖,消费者说了算。而我们在引导上不能走偏。”

而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朱思旭则认为:“供给侧改革是篇大文章,对酒业来说也有指引的作用,即实现有效供给。”他强调,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思路,酒行业不能简单地去库存、去产能,而应该是去无效的产能,去无效的库存,增加有效的供给。

智者思旭

关键词:专注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朱局,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智者’。”在谈到对朱思旭的印象时,九石天使会广东部落联络官姚志彬如是说。而在与朱思旭两年多的交往中,他的博学多才也令记者记忆深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记者与朱思旭每个周末的晚上都会通1小时左右的电话。对于记者的问题,年近花甲的朱思旭依旧健谈且思路清晰,其见地往往十分独特。

记者曾半开玩笑地问:“为什么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的事儿您都知道?有没有您答不出来的问题?”对此,在业内有“智慧树”美名的朱思旭说自己只是专注而已。“任何行业,只要全身心投入,3个月内一定会熟悉,3年内一定会成为行业专家,10年内一定会成为国内专家,15年内一定会成为国际专家。”        

“15年而成国际专家”,朱思旭把自己的成就放到了普通人所能企及的高度,这里面,有自我的肯定,有学者的傲骨,也有谦逊而自信的风度,这,正是典型的“朱氏风格”。


学者思旭

关键词:博览

朱思旭的才具,除了酒业成就的体现外,其文学素养往往更能令人心折。朱思旭备受业界称道的《思旭酒话》和散见于各处的微信文章总是充满了文学色彩。不仅如此,朱思旭在言谈、演讲中也对名家诗词和国外文学信手拈来,使人惊艳。据记者统计,仅在2016广东酒业暨广东酒协三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他脱口演讲的90分钟里,他就14次引用了中外名篇而无一错漏。对于朱思旭的博闻强识,《中外酒业》的一位老记者深有感触:“最喜欢听朱局的演讲,不仅有干货和高度,还很有趣。他总是能用最绚烂的词句表达出最恰如其分的意思。”

面对赞誉,朱思旭又玩起了一贯的谦虚:“不过是以前学的是中文,看的书杂了一点罢了”——一般情况下,他并不会告诉你,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如今身为中国诗文酒文化协会名誉副会长这件事。

朱思旭说,近来他已不再贪图阅读新书,而是转向重温一些关乎人性的经典著作。“在我感觉疲倦或是有空闲时,就会拿一本书来看,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朱思旭这样说道。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书籍,提升了朱思旭的修养,丰满了他的智慧,爱看书的朱思旭,在散发着油墨香的字里行间收获着回报。


师者思旭

关键词:巧授

虽然吝于谈论自己的成就,但朱思旭却喜欢向后辈分享他的心得。跟随朱思旭多年的广东酒协常务副会长赵红在聆听完朱思旭在2016广东酒业暨广东酒协三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演讲后,发表感言说:“我跟朱会长并肩战斗了整整15年,朱会长是我的领导,但更像是父母和师长。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言犹在耳。”不仅如此,朱思旭在酒文化方面的传道解惑也备受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北京大学广电系副主任阿忆的称赞。阿忆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在与朱思旭紧密交往的几年中,了解了大量的酒常识、酒文化和酒市场知识,居然成了“半个酒业专家”。

朱思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这个“授”字却深有讲究。如何用通俗易懂、潜移默化、能被对方所接受的方式去“授渔”,如何让对方触类旁通——这才是授渔者的苦心所在。

赵红告诉记者,在培养后辈方面,朱思旭很有一套。据了解,朱思旭非常重视对团队中层的培养。他认为,好团队的结构应该是有一个统领全局的领袖,他只负责决策拍板、搭建平台和组建团队;领袖下面,是负责行政、人力资源和后勤保障的副手,其中,有负责带领队伍冲锋陷阵的执行副手,有出谋划策的副手,有监察监督执行的副手;在下面,则是强大的执行队伍。他说:“一个团队就像一艘船,船长要把这艘船从此岸开到彼岸,就得让船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向中层‘授渔’,是为了让他们能各司其职,本分做人,本位做事,不越位也不缺位。只有这样,我才有时间去思考发展的事。”在朱思旭这番朴实无华的解释中,我们看到了管理的智慧。


达者思旭

关键词:求道

2016年春节前夕,记者收到了朱思旭的礼物——由他撰写的《思旭酒话·煮酒论道》。在这部书里,朱思旭主要精选了三类文字:其一是对酒行业的思考,观点明晰,角度独到;其二是他个人心绪与经历的所思所想,充满了文学的意境;其三则是前两者的有机结合,是酒后的“斗酒之作”,融合了酒的快意与妙笔的挥洒。

这部书浓缩了朱思旭五十岁人生的阅历和十五年的酒业经历,是他多年来笔耕不辍的精华之作。近5年来,平均每天他都要写微博,或是介绍酒常识,或是谈论酒的管理,或是引申酒文化,林林总总。他似乎执着于用140字的短文“把酒问清楚”这件事。

朱思旭的《思旭酒话·煮酒论道》出版后,得到了茅台集团名义董事长季克良、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原上海市酒类专卖管理局局长卢荣华等众多业内大腕的盛赞。阿忆更称该书在酒和文学上实现了完美跨界,是朱思旭“把酒问清楚”的豪情之作。

朱思旭说,他还要继续“把酒问清楚”,但在记者看来,他已然比绝大多数的人都明白酒的真髓。正如他所常常提及的:“只要会得个中趣味,五湖四海的风云变化都离不开一个小小的酒杯;看破眼前的机关,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尽归掌握!”

他说,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酒与文化本就是一体的。“酒里有文化,有爱恨情仇;酒里有哲学,可以品出苦乐人生;酒里有政治,能够‘杯酒释兵权’。”正因为如此,才能“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谐者思旭

关键词:妙解

在2016广东酒业暨广东酒协三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朱思旭用“说文解字”的方式阐述酒的实质。

他说,从字面上看,“酒”字左边的三点水,表明了酒有水的特性:柔性、刚性、激情性、生命力和与老百姓的融合性。而“酒”字右边的“酉”,则是说最适合喝酒的时间是酉时,也就是17:00-19:00。而在酒的特性上,他又总结出了五点:“一是原产地,能唤起浓浓乡愁的酒,一定是令人喜欢的酒;二是文化性,当代的文化要传承下去,除了传承,还要创新;三是与餐饮的搭配性,这与我们对消费者的教育息息相关;四是嗜好性,也就是用醇香来完美彰显酒的伟大作用;五是健康性,即提倡适量饮酒,克服干杯文化,追求微醺的状态。”

除了对“酒”之一字的诠释,朱思旭对另三个与酒密切相关的字进行了“朱氏解字”也让人印象深刻。他说,“醇”字道出了酒的本来面目,是让人来享受的; “醺”字标明微醺是一种最为理想的饮酒状态,这就是常言说的“花要半开,酒要微醺”,喝酒喝到微醺即可;而“醉”字则说明喝酒无度,天天沉醉其中,就可能导致事业的荒废甚至生命的终结,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归结起来,美酒是个用来享受的‘好东东’,能够喝出感觉,但是,再好的东西也要有度,切不可肆意放纵。”

其实,不仅是字意的引申,就连枯燥而乏味的专业品酒术语,从朱思旭的口中说出来,也都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微黄透明、酱香突出、优雅细腻、诸味协调、酒体醇厚丰满、余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酒业中人大多对以上表述倒背如流,但朱思旭却从不这样描述茅台酒。“茅台酒好,首先在于它的协调性。什么是协调性?好字又是怎么写的?”朱思旭说,“‘好’字的左边是女,右边是子,也就是男。男女在一块就是阴阳平衡,所以茅台酒好,首先就在于其平衡性和协调性。” 在描述茅台酒特征上,他别出心裁的选用了一首词:“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能者思旭

关键词:才具

朱思旭时常笑言,自己是误入酒门。翻开他的履历,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记述: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广州白云山企业集团公司副科长、北京办事处主任、经营部副部长、财务公司副总经理等职;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任广东粤港经济杂志社副社长、广东省粤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莫斯科粤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粤桥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等职;后任广东省经贸委交通处助理调研员、医药处副处长;2001年,被委任为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2003年,组建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现掌管广东省食品检验所。

丰富的履历,为朱思旭打上了“高适应性”的标记。所谓高适应,不仅指其胜任性,更是指其能在不同的位置上干出成绩。以在酒业中的十五年而言,朱思旭早已深悉全国各地酒厂和企业家状况,考察过国内外许多著名酒庄,对各地酒文化深有研究,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被苏格兰威士忌协会授予双耳银杯及勋章的人。

现今,朱思旭的事业又有了新的启航——2015年,他组建了广东省食品检验中心。对此,他很淡定地说:“虽然现在要负责整个广东省的食品安全监测工作,但我依然没有远离酒。只是范围比过去大了一点,以前,酒就是全部,现在,酒只是31个大类中的一块。”

而据记者了解,在朱思旭的带领下,广东食品安全检验中心定位清晰而简洁:“一专、多能、零缺陷”和“平安、稳健、超常规”。

“‘一专’,就是要高举我们酒业的大旗。”朱思旭说,广东食品安全检验所有一个国家级白兰地、葡萄酒、威士忌、伏特加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广东省酒类检测中心,“也就是说,这一块是我们酒类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希望和广东酒业协会一起扛起这面大旗,这是我们的专业。”

“‘多能’,就是我们的面要更广。31个大类的食品要全面覆盖,从而保证广东省的食品安全,所以说,这一块的能力要提高。”

“零缺陷,就是说我们不能犯任何的错误。假如检测出了一个错误结果,对企业来说,就是致命的伤害。所以,广东的食品安全检验所不能有缺陷。”朱思旭说,对此他特别的注重。因为一旦出错,企业就会倒霉,政府的公信力就会下降。

而在“平安,稳健,超常规”的解释上,朱思旭表示,因为现在是一个新时期,平安是首要的,没有平安一切都是空话;稳健,说的是不浪费资源,稳步地前进;超常规,指的是对食品检验所发展的高要求。


思旭建言,心在酒业

虽然即将辞去广东酒协会长一职,把精力放在整个食品领域,但朱思旭依旧十分关注酒行业的发展,在清醒认知当前酒业的产业形势之后,他给酒类企业提出了一些极具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在他看来,当前酒行业所面临的形势具有四个特征,第一个是当前正处于“三期叠加”期,具体表现为暴利时代终结,白酒价格企稳,葡萄酒进入理性增长;第二个是酒业进入微利时代,经销商和企业之间、线上和线下形成了动态的平衡;第三个是消费进入了理性时代,人们开始理性地选择酒、理性地喝酒;第四个是生产企业的资产进入了低谷期。

基于此,朱思旭提出,酒行业要注重三个变革,一个教育。

“首先,我们需要观念的变革,酒是以创变为中心的产业,在新常态下,酒行业要跨界、守正、创变。其次,我们需要产品结构的变革。酒类消费结构已经呈现出了橄榄形,所以,在品牌主推下的产品结构必然随之而变。再次,我们需要销售模式的变革。现在已经是“闻香寻巷子”的消费者主权时代,所以,销售要跟着变革。纯粹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和纯粹意义上的线下贸易要有机的结合为混合型的销售;最后,我们还需要做好消费者教育。在消费主权时代,酒好不好卖,消费者说了算。而我们在引导上不能走偏。”

而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朱思旭则认为:“供给侧改革是篇大文章,对酒业来说也有指引的作用,即实现有效供给。”他强调,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思路,酒行业不能简单地去库存、去产能,而应该是去无效的产能,去无效的库存,增加有效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