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成都市场为何叫好不叫座?

2016年8月1日 第23期        作者:陈杨锐        2016-12-24       

随着市场个性化、碎片化、年轻化的发展,以80后、90后为主的消费势力正在崛起。面对这一市场变化趋势,酒企们纷纷亮出新招,推出了各种系列的“小酒”。

因旅游、休闲、美食事业发达而被称为“耍都”的成都,小酒市场也着实热闹了一把。歪嘴郎、江小白、泸小二的身影可谓是随处可见。除此之外,泸州老酒坊的革命小酒、沱牌的“沱小六”、水井坊的“小水井”、五粮液的“干一杯”,剑南春的封坛、剑南烧坊小烧等也纷纷粉墨登场。那么,“耍都”的小酒销售到底如何呢?


“小酒”热闹表面下的沉寂

记者在成都走访了小酒经销商最看好的中低端餐饮市场,很直观地看出了小酒的窘境。在一家挨一家的中餐馆、串串店里,上座率在晚七点左右达到顶峰,但自点小酒者却寥寥无几,与啤酒、豆奶的销售简直无法相比。不少餐饮店老板都对记者表示,即使是销量稍好的“歪嘴郎”,也基本上是两三个月才进一件(24瓶/件)货,而且,点“歪嘴郎”的一般也以四五十岁的男性为主。至于江小白这一类的青春小酒,则几乎卖不动。尤其是夏季的到来,更加剧了这样的情况。

而在翻台率更高的中大型火锅店里,记者看到的情况并不比小型餐饮店好。记者八点左右到达双楠老码头火锅店,店门两边的凳子上坐着排队就餐的长龙,店内的七八十张餐桌座无虚席,但点了小酒的也不过五六桌。火锅店老板表示,他们这里,歪嘴郎的销量大概是每月三到四件,而江小白的月销量则为一件的样子(24瓶/件),其他品牌的小酒和江小白的情况差不多。

而在人流量较大的烟酒店和商超,记者发现,市区内不少烟酒店和小型超市都没有小酒陈列。记者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观察了成都市锦江区千盛超市的酒水有效购买情况,在酒水区选购酒水的消费者对啤酒的关注率与购买率是最高的;其次则是红酒;但在小酒方面,顾客的关注度相当低,即便是有从货架上拿起来看的,最后也基本不会购买。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选购啤酒的90后消费者,其表示:他一直都是喝啤酒或红酒,白酒太辛辣,接受不来。而另一位70后的啤酒消费者则表示:天气太热了,夏天除了特殊情况外,都不会选择白酒。“在我们店里,买小酒的人不算多。这些酒单价比较便宜,部分年轻人聚会时会买来喝,但也只是少数。白酒的度数比较高,年轻人们聚会更注重于玩,很快喝醉了的话,很多后续‘节目’就没办法继续了。”超市内的某工作人员这样说道。而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成都其它城区的大型超市酒水购买情况也基本一样,小酒处于比较边缘化的尴尬地位。

据了解,经销商反映的情况也一样,一位做白酒代理多年的经理表示:“大家对小酒的印象是时尚、先锋、便宜,似乎很受欢迎,但真的只是叫好不叫座。小酒虽然便宜,但是年轻人没有白酒消费的习惯,最终还是会选择更便宜、更熟悉的啤酒。我们有一批小酒进货了半年,每个月卖出去的不超过5件(24瓶/件),而且还是做的熟人生意,仓储和资金压力都很大。”而崇州万盛酒水行的经理则告诉记者:“崇州市区的小型便利店或烟酒店大多会在我们这里批发进货,他们的销量和地段关系密切。拿销售情况最好的小郎酒来说,生意好的商家一个月能销两到三件(24瓶/件),而多数商家一个月连一件都销不出去。我们酒行一个月大概也就走八九件的样子。”对此,江小白酒业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陶石泉表示:“江小白这样的时尚小酒,很难成为白酒市场的一个主流。它不会有跟传统白酒分庭抗礼的能力。小酒所做的事是细分人群、细分市场,但并不代表这个细分市场就会有特别大的规模。整个市场的规模,可能也就是两三百亿元的样子。”


小酒为何如此“表里不一”

爱玩的成都人为何对小酒无感?为了搞清其中的问题,记者对消费者和行业人士进行了采访。

只降量不降度

成都是一座娱乐生活丰富的城市,尤其是新生代人群,其娱乐方式更是丰富多彩。他们对酒水的需求更多的倾向于气氛的营造,为玩耍增色助兴,所以,他们对酒的度数要求是比较低的。但记者调查走访发现,成都市面上的小酒容量一般在50ml至250ml之间,酒精度则多在50%vol左右。容量上的减少结合了当下“新生代”消费群体的需求,但酒精度却并没有降下来。换言之,成都市面上的大部分小酒只是传统瓶装白酒的缩小版,并没有真正从消费体验功能上来迎合“新生代”消费人群,自然也就谈不上改变“新生代”对白酒辣、呛、冲、易醉的固有认知。

不少年轻消费者告诉记者,他们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是聚餐后打麻将、唱KTV,“如果是喝白酒的话,打麻将算不清牌,唱歌也没状态。不管是不是小酒,它都是白酒,现在大家一起玩也一般会有女性参与,喝白酒不太合适。”

性价比并不高

据了解,成都市面上的小酒除二锅头外,售价一般在10元至50元不等。乍看上去好像挺便宜,但从容量上来说,这些小酒并没有价格优势。小酒属于中低端消费品,面对的主流消费群体是一般的工薪阶层,月收入多在3000—5000元,在消费回归理性的背景下,这部分消费者都习惯于“比较消费”,偏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和小酒相比,啤酒不管是口感还是性价比都更加符合年轻群体的消费诉求。


产品之间没有差异性

小酒的出现,初衷是为了对接80后、90后消费群体,同样的品牌诉求导致了众多小酒产品在口感、包装等多方面上的相似性。对于个性十足的成都消费者来说,标新立异是他们典型的价值观,有消费者表示:“喝过四五种小酒之后,我完全搞不清楚这些小酒之间的区别,都差不多,记不住。”

不少成都消费者告诉记者,在小酒刚出现在市面上时,的确让他们感到比较新奇,在朋友聚会的时候也曾经主动点过。但初次消费之后,他们发现,小酒的酒体和普通白酒并没有什么差异,辣、呛、冲、易醉的负面体验并没有改变,于是,在新鲜感和好奇心消失后,他们往往不会再选择二次消费。

扎堆上市加大渠道推广难度

种种迹象表明,在高端白酒遇阻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和经销商把小酒当成了新的出路之一。然而由于进入门槛低、投入大,众多小酒产品的蜂拥而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其整体质量也良莠不齐。不管是在餐饮场所还是夜店,小酒的销量都不大,电商渠道也难有什么作为。记者在淘宝上看到,销售最多的一家店铺在30天内卖出了1631件歪嘴郎,而江小白同一时间段销量最多的一家则为923件,这还是在有促销政策配套的情况下。而在京东商城、酒仙网上,这两款小酒的销量还要远远低于这一数据。

由此观之,面对潜力巨大的年轻消费者市场,酒企要做的不是跟风推产品,而是在产品推出之前花工夫认真、细致地研究年轻人的兴趣和需求,花大力气研究广告传播和营销渠道。只有看清需求,生产出精准对接、新奇、时尚的小酒,才能真正赢得年轻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