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才能飞得更远

2016年9月16日 第28期        作者:杨静        2016-12-23       


最近,看了一段视频,引发良多思索。

这段视频讲的是大雁的迁徙。我们都知道大雁迁徙都是成群结队,飞越千山万水,方能到达梦想彼岸。而一次迁徙一般将花费80个日夜,飞行1900小时。我在感叹小小生灵的团结与协助时,也在思考我们的酒业板块化联动,为什么联而不动?

从《中国美酒地图》上可以看到,美酒从来都与河流有悠远的渊源。

中国水系丰富,其中两大水系最为知名——长江、黄河,孕育了众多的美酒发源地。早在2003年,本刊以独特的视角刊发了《发现淮河名酒带》一文,推动了黄河、淮河众多酒企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和品牌文化的再挖掘。

随着行业的发展,品牌的竞争转变为对生态坏境的竞争,产区概念在商业推广中成为具有排他性的商业体系,同时名酒厂的生态环境建设与“自酿”概念的落实又成为产品品质概念的现实反映。

2008年,为了响应政府对白酒产区的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产区横空出世,这个界定于长江中上游的产区,包括了传统的优质白酒省份——四川和贵州。在以宜宾、泸州、绵竹、遵义、仁怀为核心的白酒产区中,几乎囊括了中国几大高端名酒,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与郎酒、剑南春等。

这该是一块多么令人艳羡的宝地,不仅酒质好,品牌力也是全国最强的。可以说从生态到品质,从品牌到文化,白酒金三角都具有领先其他产区的优势。

但多年下来,这个产区的互动与联合并非如最初构建那样快速和乐观。如果我们能将处于白酒金三角的每一家酒厂比喻成一只只大雁,在领头雁的带领下,协调发展,互相扇动的翅膀都将带动其他大雁省力地飞翔……

但是,这样的比喻太过理想。毕竟这是商业社会,竞争,生存,利润,报表……这些似乎让企业难以“互相鼓劲”,大家各自为阵,磨亮刀剑,适者生存。

之前,一直在想法国的波尔多,美国的纳帕酒谷,他们是怎样用产区概念去带动、推进区域内的企业整体发展的?我们白酒在强调生态酿造,强调独特的自然环境,强调水(质)、土(壤)、气(候)、气(温)、生(微生物),强调产品风格的多样化、差异化的时候,为什么不可以抱团推动,形成产区联动?

抱团发展,特别是冰雪初融的今天尤显重要。何时我们能如大雁迁徙一样,虽然路途遥远,却因彼此相依而倍感温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