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猛于虎

2016年9月23日 第29期        作者:宋伟        2016-12-22       

今年6月的“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享共治食品安全”,在强调社会共治的同时,尚德守法才是前提。然而现在食品行业中仍存在着诸多乱象,总有搅局者刻意制造混乱并从中牟利。事实上,很多谣言产生的根源无非两种,一是有意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二是源于对事物本身的误解。而纵观我国食品行业现状,大多食品谣言的根源都是前者。

有业内人士分析,自2012年来,由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和消费乏力,身处基石级消费市场的食品饮料企业市场出现增长乏力甚至衰退等迹象,“零和竞争”成为食品饮料行业新常态。各大企业都希望守住自己的“地盘”的同时最好能够抢夺到一部分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因此,就出现了“利用网络谣言攻击竞争对手”的这种铤而走险的违法行为。

在食品行业里,关于制造恶意谣言攻击竞争对手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凉茶中毒案、营养快线可以做安全套、金龙鱼的转基因事件、农夫山泉水源标准门都是这两年行业热议的食品安全话题。正如笔者一位长期浸淫食品行业多年的朋友所言,“伊利、蒙牛、娃哈哈、王老吉、康师傅、农夫山泉、加多宝、怡宝等等一大批企业,也许它们既是受害者,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流言推手’。”

虽然很多所谓的食品安全问题最后都被证明是谣言,但其对深陷谣言企业的伤害却是无法挽回的。据娃哈哈集团对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监测,自2014年以来已累计发现恶意攻击娃哈哈的谣言近千条,转载及浏览量超过1.7亿次,上述谣言给娃哈哈造成损失超过20亿元。

经济的损失只是一方面,更为可怕的是这些谣言造成消费者对食品行业产生失望情绪,失去消费者信任的食品行业面临的将是集体寒冬。覆巢之下无完卵,无论是恶意制造竞争对手谣言的企业还是受害企业,大家的损失其实半斤八两。短期来看,恶意谣言给竞争对手造成打击,会使谣言幕后推手获得经济利益;而长期看,在这场黑暗战役中,并没有赢家。食是民之本,安是食之根,撼动整个行业的根谋取短时经济利益无异于杀鸡取卵。

“这种网络谣言对企业伤害特别大,对消费者有很大的误导。”北京志起未来营销集团董事长李志起对此表示。因为越编越离奇的谣言传播力越强,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动销,对企业销售的打击最为直接。

中国其实不乏优秀企业,为何很少有企业能成为世界级的大品牌?也许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内耗损失太大。一旦以恶意传播流言的流氓行径攻击竞争对手成为食品行业零和竞争的主流,导致“受害企业”不堪骚扰只能投入大量的精力辟谣,稀释了研发、推广产品的精力,长此以往,食品行业也将陷入“劣币驱逐良币”恶性发展循环。

因此,不论从法理还是商业道德上讲,规范的企业竞争往往是少一些尔虞我诈的套路,多一些与有荣焉的真诚之举。希望与各位食品行业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