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糖酒会期间,笔者每天穿梭于各大酒店展、论坛、活动、会外展,从中也窥探一些行业的发展趋势。
行业竞争逐渐加剧化、细分化。
笔者发现,过去“全国化一把抓”的散打形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要求了,表现出来更多的是聚焦,无论是白酒企业,还是葡萄酒行业的大进口商,都在做减法。在产品数量和品牌等方面,都采用聚焦战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包括流通渠道的酒商,都是殊途同归。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消费者对葡萄酒的品牌、产区等信息辨别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说明企业在不断调整,越来越适应行业环境要求。
尽管传统的酒店展如凯宾斯基等依然火爆,但从广告公司今年开辟的另一战场——香格里拉,加之首座万丽、尼罗依格等,可以看出行业正在进一步细分。展会形式变化释放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行业竞争逐渐加剧化、细分化。
市场碎片化。
参加展会的展商越来越多,无论是国内进口商,还是国外的生产商、出口商,卖酒的越来越多。据笔者了解,中国的酒类流通商至少有几百万甚至更多,群体非常庞大。但为什么在葡萄酒行业,大家参加诸多展会,仍然觉得有些迷茫,其原因是消费者对于品牌认知的缺失。因此,中国的进口酒市场在中短期范围内仍是碎片化的。
从碎片化的市场来看,未来胜出于市场的,应该是新锐型、成长型酒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服务客户以及内部管理的效率要高于传统企业,简单靠一款产品或者老板初期打天下时积累的个人魅力已经无法满足市场要求,更多的是要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中国市场很大,有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排名的前50位进口商,占据了市场容量的50%—60%。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一些区域性公司,可能没参加展会,没有参与论坛活动,一年也可以做到几千万的销量。因此,在不同省份之间,客户需求差异、产品需求差异,市场营销策略的差异,都可能达到欧洲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市场盘子越大,企业模式定位就越重要。
在白酒行业内,全国范围内除了“茅五洋剑”之外,很多品牌即使发展时间较长,也很难突破地域的限制。葡萄酒则不同,因为消费者没有这么深的认知,所以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经销商,拿到一款产品都可以去销售,门槛较低。但是随着行业不断成长,在其他一些相对成熟的、竞争激烈的行业,一些可以“拿来主义”的管理经验、执行力等在葡萄酒行业越来越重要,未来大家要面对的是如何用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服务并维护碎片化的市场、碎片化的客户。未来葡萄酒企业将是在某一个区域内稳扎稳打,渠道下沉,集中优势力量,形成区域品牌深入化。
春糖就像奥斯卡。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酒商拿出自己最美的产品到这个舞台上来,竞争非常激烈。从春糖各个企业的表现以及参与人员结构来看,市场即将迎来消费转型,75后、80后甚至90后将成为消费主体。随着时代变迁与发展,无论是进口品牌还是自主性品牌,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同质化越来越明显,要想胜出,产品开发要跟得上时代脚步,这是一个企业成功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