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葡萄酒流行起来

2016年10月8日 第31期               2016-12-23       

现在,关于国产酒与进口酒的话题,主要集中在一个点上,就是“性价比”。普遍认为中国葡萄酒性价比不高,对此我没有异议。

但是,这纯属感性的判断。真正的性价比源头在种植和生产成本。

跟随李华教授,经过近一个月的西部产区行走,参加了五场产区活动,一路上听到最多的就是“突出风格,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节能减排”,这是中国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十六字方针。

在田间地头,在生产车间,李华教授都在不断地强调,苦口婆心地引导。他说,根据我国北方埋土防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人力资源匮乏的现状,采用极简的、标准的栽培模式,向机械化管理转变;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要人为添加外来物,充分保证本土葡萄100%质量转化,突出产地风格;尽量不要过度包装,尽量就地生产就地消化,快速消费,快速降低罐存,高效利用资金。整个思想体系中,贯穿着这十六字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大家都在用嫁接苗、用砧木,提高了成本不说,还增加了管理难度,增大了死亡概率;大家都用橡木桶,不但对产业经济毫无益处,还增加了成本、抹杀了风格。竞争,是残酷的,如果你不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你的性价比就永远出不来,消费者就不认你。

不久前,威龙葡萄酒在澳洲购买的葡萄园,算算成本每亩只有3600元人民币,一吨酒做出来只有2600元不到的成本。跟我们动不动每亩地投入一两万,每吨酒成本6000元的现实比,你怎么跟人家争?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沮丧的数据,也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2014年9月,“杨凌李华新酒节”启动,自主培育的葡萄品种,标准化、机械化种植管理,酿造过程零添加,包装极简,就地从罐里开始消费,两升酒的售价不过100元,还有相当的利润。去年,李华教授还倡导了一个冬天喝热酒的消费方式,虽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是在中国,这就是销售,就是创造消费,快速消费。这就是李华教授在用自己的实践,从土地到消费者餐桌引导行业、企业,向着提高未来竞争力的方向前行。

我以为,这就是性价比竞争的核心。有了性价比,中国的葡萄酒才能够真正流行起来。

本期大专题,从西部开始,就是要系统地助力中国产区形象推广,接下来我们还将到东部、中部、东北部、西南部,到广大的产区为中国葡萄酒助力。正如在开篇所说的那样,让中国葡萄酒流行起来,是我们专业媒体共同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