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光 陶香型的创造者、文化的传承者

2016年10月16日 第32期        作者:文/本刊记者 龙晓敏  编/陈杨锐        2016-12-23       


“研究人类进化史最有代表性的见证就是古物古迹,而从考古出土的文物古迹来看,保存时间最长的就只有陶瓷,而记载人类文明最早的遗存物就是彩陶。采用陶坛罐储酒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能让酒质进一步缔合,使之更纯更绵。而率先采用陶坛储存酒的老祖宗就是‘仰韶’,这是‘仰韶’的无价之宝。”——侯建光

作为河南仰韶酒业的掌门人,侯建光显得与众不同。他在大学期间学习了5年发酵技术,是河南唯一一位酿酒专业出身,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最高决策者。这种独特性,让侯建光在企业路径的每一个选择点都带有情感色彩。他重视营销和品牌,但拒绝任何短期行为,尤其是在酒的品质上异常苛刻。即便仰韶酒业有5位国家级的评酒员,但每一批出厂的酒,他都要亲自品鉴。“我这一生,只为做好这一项事业,只为酿一瓶好酒!”这是侯建光的信条,也是仰韶酒业这些年来的性格和荣耀。

2004年,侯建光临危受命接手仰韶,经过三个阶段的六年规划,不仅止住仰韶市场的下滑,还提高了酒品品质,让品牌实现顺利回归。而其兼香思路以及对文化的复兴和传承更是影响着豫酒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发展。他不仅仅是复兴了仰韶,更是带领白酒行业在探寻突围的路上更进了一步。


“古法酿造”的文化传承人

2004年,担任仰韶酒业董事长的侯建光在有效遏制销量下滑之后,将重点转向了产品结构的调整。按照他的规划,接下来便是要抓酒的品质,最终实现“品牌回归”。此时,在侯建光的内心,让仰韶复兴成为他最大的梦想。 

侯建光意识到,随着居民收入与认知程度的显著提高,往日的供需关系已经改变,若想将豫酒再次推向全国,产品必须得有“站得住脚的品质”和“叫人记得住的香型”。老仰韶、仰韶酒头都是得意之笔,但他始终觉得,真正改变企业命运的东西还没有出现。

2006年,中国白酒新一轮高速发展所呈现出的机遇愈加明朗,基于对当时豫酒行业所面临问题的深度剖析,在侯建光的领导下,仰韶加大对陶香型白酒的研发力度,并先后解决了制曲工艺、窖池改造、酿酒工艺、酒体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豫酒板块新的白酒风格开始孕育。2007年,他从文化上找到了方向,开始构思陶系列的产品。在倾注了近6年的心血之后,由侯建光创意命名的仰韶彩陶坊酒研发成功并于2008年上市。彩陶坊的诞生拉开了仰韶酒业新一轮崛起的大幕。与此同时,侯建光开始用文化解释一切,并且试图占领酒文化的制高点。“论中华文明,50年文明看上海,500年文明看北京,5000年文明看中原,7000年文明看仰韶!”这句气势恢弘、出自侯建光之口的评论也让仰韶文化传遍了世界。被授予“中国仰韶文化传人”称号的侯建光开始以文化传播者的身份,把7000年前的中国文化作为一种基因和工艺植入他的产品中,突出“古”,并将“古法酿造”与长达7000年之久的“仰韶文化”的有机融合,成就了仰韶酒的一个华丽转身。


六年心血酿“陶香”

2008年,仰韶酒业精心研制出了一款高端品牌——“彩陶坊”。该品牌追根求源,集“史前中华文明”和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为一体,其独特的香型,新颖的设计,突出的个性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之所以考虑到“彩陶坊”这一品名,灵感来源于仰韶的历史博物馆,那里陈列着大量仰韶出土的酒器和酒具。侯建光介绍,陶香工艺的实质就是由两个“四陶”组成:一,陶池生成、陶甑强化、陶坛老熟、陶瓶优化和稳定;二,陶酱、陶浓、陶清、陶兼形成陶融兼香风格。纵观中国白酒,没有一家白酒生产过程中不使用陶制品的,酒离不开陶。而彩陶坊酒的诞生,改变了河南中高端白酒的市场格局。自上市以来,彩陶坊即凭借优美的瓶型设计、卓越的产品品质、独特的香型味蕾,风靡郑州市的大街小巷。

对侯建光来说,“彩陶坊”变浓香为兼香,一改过去仰韶只能生产浓香型白酒的历史,迎合了市场上对高端白酒口感上的需求,改变了过去豫酒进入高端只在文化或者包装上下功夫的现象。以清、酱为主,浓香、芝麻香为辅,清而不烈、酱而不苦、香而不艳、甜而不腻,这种绵柔兼香的独特风格便是仰韶的特色所在。

2013年8月8日,全国著名白酒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论证认为,仰韶彩陶坊酒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格,确立为中国第十三种香型——中华陶香型,这是中国传统白酒香型的一大创新,也是对仰韶彩陶坊酒的工艺、品质权威的论证和评定。从2004年陶香立项,到2013年被正式确立,侯建光匠心铸陶香,重塑了仰韶在豫酒阵营中的地位。

彩陶坊上市以来,借助品质营销,一路高歌猛进,并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逆势增长30%以上的不菲业绩,夯实了河南中高端白酒第一品牌的地位.而侯建光的兼香思路也道破了“仰韶”乃至整个豫酒的突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