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老酒, 你必须要知道的造假行话(三)

2016年11月23日 第36期        作者:曾宇        2016-12-23       

对于老酒收藏而言,我们正进入一个极好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我们见证了老酒收藏从兴起到繁盛的过程,并且这种繁盛随着大众认知的提高,越来越得到爱酒者的认可。然而,我们同样在这个时代里看到了老酒收藏的另一面——可怕的造假。今年福州糖酒会上便出现了不少假老酒代理商,其产品造价低廉、酒质堪忧、假相十足,却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购买。

了解造假,需从了解造假术语开始。


老假酒与假老酒

——时间虽不同,本质均为“假”

2010年,我首次在国内提出“老假酒”与“假老酒”的概念,一时激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说我在玩文字游戏;也有人认同这种归类,认为这种归类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假”的方向。

老假酒有两层意义:其一,是假酒;其二,是老的假酒。顾名思义,酒是老酒,可惜是老的假酒,总而言之,就是旧仿。它通常指的是早期生产的假冒产品留存到现在。举个例子来说,九十年代,国内有大量造假者生产汾酒;这些假冒的汾酒保存至今,便成了老的假酒。他们虽然从出厂至今同样经历了二十余年,但它们假酒的本质在二十年前生产出来时已被定性。

假老酒的侧重点完全在“假”字之上,意为假的老酒。换言之,后人仿造出来的所谓老酒,实则完全是新酒故意做旧。这好比古玩界里瓷器做旧,彻头彻尾就是个仿冒产品,不仅酒是假的,而且根本不存在“老”的特点。糖酒会上我看到的大部分假酒,都属于这种后仿的假老酒。

老假酒与假老酒究其根本都是假酒,均不是原厂生产,然而,一旦造假者以真酒瓶来仿制,则让人防不胜防。


真酒仿假,防不胜防

目前市场上以真酒真瓶来作假,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打孔:老酒品相决定价格,一瓶不跑酒的茅台与跑酒的茅台酒差价可至数倍。于是,造假者会在跑酒的老酒身上做文章。他们在瓶子上钻孔,然后注入酒,增加酒的重量,以期售出高价。打孔的地方主要在一些不明显看到的地方,例如:酒标后、飘带下、盖顶和盖侧面等。这些地方由于位置不明显,很容易被收藏者疏忽。

后封膜:后封膜也是一种利用真老酒进行造假的方式。某些原本有封膜的老酒经常会出现跑酒现象,造假者便会撕掉原来的膜,重新注入部分酒,以达到品相完美,而后再附上一层膜,这就是后封膜。

此外,某些七八十年代的老酒因为时间长远,原有的封膜或变脆或脱落,酒的品相和收藏价值受到影响,同时也不利于酒的收藏鉴定。此时,造假者为实现高价销售,重新再封上一层膜以此混人眼目。

后贴标:通常情况下,年份早的酒收藏价格高于年份晚的酒。造假者往往会针对这些酒“狸猫换太子”,将年份较近的酒酒标去除,转而贴上年代更为久远的酒标。如此一来,一瓶年份原本只有十余年的酒,可以充当年份更早的酒谋取更高的利益。

换标酒:换标酒目前在市场极为泛滥。我们知道,一瓶八十年代的稀缺老酒,收藏价格动辄数千元。然而一瓶八十年代无标的老酒却只能卖得寥寥百元的价格。造假者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制假机会,他们会买来老酒标,将这些老酒标偷偷地贴在一些无标的老酒瓶上,如此一来,一瓶“品相完美”、“完好无缺”的老酒又一次诞生,售价却比之前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

近两年,国内涌现出一大批老酒收藏家,这些藏家们入行时间不长,却往往声称自己拥有上万、甚至数万瓶珍稀老酒。我曾经在某位新手藏家的“万瓶”展厅发现大量的换标老酒、后贴标、后封膜老酒,那场面简直是触目惊心,令人不忍开口。

如何判断收藏的老酒是否有造假的嫌疑,最重要的是必须有真酒作为比对。所以,我建议新手藏家,在购买老酒之初,不要盲目下手价格昂贵的老酒,多观察、多比对,再决定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