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啤酒:点燃那缕外来的“麦香”

2016年11月23日 第36期        作者:刘彬        2016-12-23       

在福州糖酒会上,中粮名庄荟把大战略的剑锋指向了进口啤酒,与此相应,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最好喝啤酒”的老挝啤酒也高调参展福州糖酒会并宣布将加快在华发展的步伐。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副总经理杨成刚、海纳机构总经理/酒业评论员吕咸逊、著名啤酒营销人方刚、中粮名庄荟国际酒业总经理李士祎等行业权威人士称,今年是进口啤酒最火爆的一年。


进口啤酒的风口

根据10月19日召开的“新格局、新王者——2016中国(福州)进口啤酒高峰论坛”公布的来自海关的数据,2015年,中国进口啤酒总量53.83万千升,同比增长59.4%。2016年,进口酒持续火热,成为了酒业最具掘金价值的新热点,其中,进口啤酒继续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6年1-8月,中国进口啤酒总量45.89万千升,同比增长26.40%;总额4.67亿美元,同比增长18.92%。与进口葡萄酒和啤酒持续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葡萄酒弱势复苏,国产啤酒持续下滑。同样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2016年1-8月,国产葡萄酒产量70.4万千升,同比微涨5.1%;国产啤酒产量3304.6万千升,同比下降5.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进口啤酒PK国产啤酒的比赛中,进口啤酒正在逐渐占据上风。据专业人士的判断,进口啤酒在中国市场均具备数倍的增长空间。2020年,进口啤酒市场规模预计将是2015年的5倍,有望达到250.4万千升。对此,拥有18年酒水行业经验的成都泰弘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涛明确表示:“未来3年,进口啤酒仍会处于一种井喷的态势,资本注入也会越来越多。进口啤酒的渠道会更加广泛,会成为一种日常饮品。”

按照李士袆在以“全明星的力量”为主题的中粮名庄荟进口啤酒高峰论坛上的说法,进口啤酒在中国市场已经爆发增长了四年时间。2012年,进口啤酒量增幅71.44%;2013年,增幅达到65.6%;2014年,同比大幅上升85.59%;2015年,同比增长59.2%。今年,继续延续了这一态势。

随着“风口”的到来,品尚汇、中粮集团名庄荟等相继宣布加码进口啤酒业务。德国、老挝等外资啤酒商也先后高调宣布将进军中国。其中,挂牌新三板的品尚汇公司通过收购进口啤酒垂直电商扩容了进口啤酒业务,而在进口葡萄酒业务上卓有成效的中粮集团也于今年福州糖酒会期间一口气签下了6国11个品牌,剑指进口啤酒NO.1。

显然,随着消费的升级,中国进口啤酒市场已经进入品质和品牌时代。产业链整合能力将成为进口啤酒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王新国、杨成刚、吕咸逊、方刚、李士祎等众多人士均认为,进口啤酒已经成为酒类行业的大风口,谁能抓住大势,谁就能带领企业步入新的辉煌。


谁在点燃进口啤酒?

进口啤酒为什么这么火?吕咸逊认为,究其根源,这首先与中国消费转型升级有着密切的关系。去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60%,可以说,消费正式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强马力。

城镇化的加速促进了消费的升级,它真正改变着万千大众的消费观念,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与此同时,据调查,进口啤酒最有实力的消费群体是中产阶级,这一群体掌握着全国32%的财富。如今,中产阶级不再追求价格的便宜,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啤酒的品牌和啤酒的品质,这与进口啤酒所展现的本质是不谋而合的。除中产阶级外,部分80后消费者也以开放、简单的消费观念而成为了进口啤酒的拥趸。因此,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是进口啤酒高速增长的实力支撑。“抛开自贸协议的签订和市场消费升级,归根结底还是源于进口啤酒具备超强的商业价值。”吕咸逊表示,一方面有人愿意买(消费者价值),另一方面有人愿意卖(渠道价值),这就是进口啤酒的商业价值。进口啤酒由于品质的独特性和市场的稀缺性,利润率相对较高,并且有消费者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利益,因此,商家销售其产品能带来较高的效益。

方刚则表示,进口啤酒的猛增源自消费需求。他指出,从营销的层面来看,进口啤酒的增长是消费层面产生的需求,当经济落后时,消费者的需求较少,而当经济发展时,就必然会产生碎片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而从营销的角度来讲,进口啤酒切入的区域和进口葡萄酒几乎是一样的,当年的进口葡萄酒从哪里进来的进口啤酒也就从哪里进来。东南、华南、广东、福建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是进口啤酒的主要消费区域。而据京东最新发布的数据,进口啤酒在其平台上的增长幅度已然翻了两番。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萨田·普塔班迪则站在外资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中国是最大的市场,全世界都看中了中国市场。”而不管是今年春季糖酒会上出尽风头的德国瓦伦丁,还是在福州糖酒会上备受关注的老挝啤酒,国外啤酒企业都对中国市场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他们把中国作为重点市场进行大力度的资源投放也造成了进口啤酒的火爆。


进口啤酒这把火该怎么烧?

王新国表示,进口啤酒是酒类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之一。在他看来,若干年前进口啤酒的增长引起了国内厂商的恐慌,事实上,进口葡萄酒和国产葡萄酒常年竞争,反而实现了相互的促进和增长,并推动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成熟和升级。来势汹汹的进口啤酒其实也是市场的推手,因为它符合趋势,代表了市场升级的方向。“在酒类流通的高度和角度上,不能仅仅把进口啤酒当成一个品类或者业务来看待,它需要更多的思考。我们应当把进口啤酒作为酒类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一种动力,去探寻新的经营模式和商业理念。比如进口啤酒所代表的消费方式是一种对消费者个性的彰显,而以往国内消费者对啤酒的选择则更多是处于感性需求——究竟选择什么品牌?选择什么种类的啤酒?绝大部分消费者是随机决定,或者没有太大自由选择空间的。”王新国说。

宣布要做进口啤酒领头羊的李士袆则认为,应该让有责任的大企业来引领市场。他指出,国产啤酒还会持续下滑一段时间,而进口啤酒的增幅则非常迅猛。前几年的总额都是60%以上的增长,即使是今年,增长也在19%左右。而这个下调,意味着明年会加速,再回到30%、50%都是有可能的。综合而言,进口啤酒还处于野蛮发展阶段,许多大的运营商没有成型的品牌。过去两年的鱼龙混杂让这个行业需要领头羊,需要有责任的大企业来建设行业。当大企业进入时,行业就开始进入了相对成熟发展的阶段。中粮的进口啤酒去年才启动,今年比去年增长了1500%,进口啤酒产酒国从1个增加到6个,啤酒品牌由5个增加到25个,客户数量也达到了300家。“我们的目标是致力于成为中国首席进口啤酒运营商。为此,我们发布了商号‘LETS BEER’,我们希望用这样的商号来引领大家更好地享受啤酒生活。我们计划通过三四年的时间建立起行业的领导地位,确定行业龙头的位置。”对于李士袆的这一观点,吕咸逊非常认同:“应该尽量选择一些金融资本大、商业品牌强的供应链平台来合作。一方面,进口啤酒资金周转慢、资金占用量大,需要贸易金融的支持;另一方面,有的进口啤酒没有品牌基础,需要商业品牌的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