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酒协年会读懂中国酒类行业 发展趋势及焦点问题

2017年5月1日第12期        作者:整编 / 杨静        2017-07-31       

4 月 17 日—18 日,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食品监管二司司长马纯良、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王双清、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泸州老窖集团董事长张良、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建顺以及全国酒业相关人士参加了本次盛会。

王延才:2016 酒业工作总结及趋势发布

   首先,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对 2016年的酒业发展情况做了总结,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总体情况

   2016 年,全国规模以上酒业企业实现销售收人 9780.63 亿元,同比增长 6.27%,实现利润 1094.47 亿元,同比增长 7.22%;茅台、五粮液、洋河等白酒领袖企业引领行业弱复苏。

   在他看来,经历了近几年的深度调整,酒业已经度过 “沉痛期”,整体状态趋稳向好,酿酒总产量出现增长,经济效益整体趋好,产品、渠道、商业模式等创新步伐加快,市场进一步稳定。

   王延才认为,目前白酒行业“弱复苏”迹象明显。白酒领袖企业在整个产业里面拉动的作用明显。白酒行业大企业上升、中企业稳定,小企业下降。高端产品价格合理化,中端价格产品恢复性上升。

几大酒种情况统计

   白酒行业:规模以上白酒企业 1578 家,累计产量 1358.36 万千升,累计完成销售收入6125.74 亿元,同比增长 10.0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797.15 亿元,同比增长 9.24%。

   主流白酒企业整体表现良好,带动行业逐渐从深度调整的转型“阵痛期”中走出来。消费升级,行业两极分化也在逐渐加剧,白酒产业已经进入了调整后的新的发展方向和模式,预计未来大集团的收购行为将有突破性变化。

   啤酒行业:规模以上啤酒企业 468 家,累计产量 4506.44 万千升,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832.69 亿元,同比下降 1.2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150.76 亿元,同比增长 5.70%。啤酒是产销量最大的一个酒种,持续了两年的负增长,现在处在市场趋稳的态势,单一的结构局面得到了初步的缓解。

   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啤酒市场消费容量仍有增长的空间。

   葡萄酒行业: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 240 家,累计产量 113.74 万千升,累计完成销售收入484.54 亿元,同比增长 3.9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48.70 亿元,同比下降 6.59%。

   葡萄酒的市场蛋糕正在加大。近几年诞生的大量的葡萄酒庄,只要是推广工作做得好的,现在都能够进入一个可以自己正常运营的状态。国产葡萄酒的质量现在大幅度提高,但品牌建设是其弱项,出路在于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上。

   黄酒行业: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 112家,累计完成销售收入 198.23 亿元,同比增长8.9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18.60 亿元,同比下降 1.54%。

   黄酒产业的地位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度。2016年的明显特征是产品创新变化明显,清爽型在市场上占一半以上;红曲黄酒保健功能非常明显,现在上升的幅度特别大,仅仅一个福建省,红曲黄酒的销售达到了 30 亿。黄酒未来发展要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生产理论和技术;提高饮用愉悦感和饮后舒适度。

   其他酒行业:规模以上其他酒生产企业215 家,累计完成销售收入 357.9. 亿元,同比增长 7.8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41.25 亿元,同比下降 8.16%。

   果露酒或者是保健品,从花色、品种和风格多样化、健康消费理念,还有产品的政策导向、低酒精度等等这些方向而言,都将是酒类产业今后发展增长的一极。

关于未来趋势

   王理事长认为,目前酒类消费进入到需求越来越趋向理性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升级,行业两极分化也在逐渐加剧,白酒产业已经进入了调整后的新的发展方向和模式,预计未来大集团的收购行为将有突破性变化。

   目前,酿酒产业继续保持新常态,产业和产品结构持续调整,酒产品价格带调整适应市场和经济大环境,流通体系变革持续发酵,多元化消费潮流不断升级。

宋书玉:2017 年酒协工作重点与焦点问题

   接下来,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在会上做了重要的工作报告。他说,去年协会全年工作计划 138 项,发布了中国酒业协会十三五的指导意见、承接了一些国家部委的相关服务、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一起对国产葡萄酒进行了专项调研等等。对于 2017 年,酒协主要工作有:

第一、白酒产业政策问题。

   白酒是限制性发展产业,今年通过两会人大代表已提交提案,与发改委的产业司也进行了几次汇报和沟通,希望在白酒限制产业政策方面有所突破。

第二、从量计税问题。

   从量计征消费税是最大的税负不公平,也一直是酒类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关于从量计征问题,宋书玉表示,目前研究工作已经完成,形成了最终报告,并于 2017 年全国两会期间由多位酒界全国人大代表以建议形式提交,同时,中国酒业协会向国务院和国家税务总局提交了报告。

第三、葡萄酒产业政策问题。

   根据葡萄酒的一些特点,尤其是未来酒庄的建设在准入上探讨如何在标准上优化。进口葡萄酒和国产葡萄酒在标签上的使用不统一,国产葡萄酒如何实现公平化的竞争;如何解决葡萄酒产业产酿合一的政策都将是 2017年的工作重点。

第四、成立中国白酒文化国际推广委员会。

   希望集合行业的智慧和力量抱团取暖,把白酒国际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目前酒协跟商务部也在进行沟通,做一些相关的课题,同时研究中国白酒相关市场的政策和法规,研究中国白酒国际的表达方式,研究如何讲好中国白酒的故事。

第五、酒类标准修订工作。

   这是所有酒类标准的顶层设计,目前正在进行的有饮料酒分类标准修订、白酒年份酒制定、白酒产品溯源标准制定、啤酒系列标准制修订、保健酒标准制修订、食用酒精标准制定、酿造料酒标准制修订、红曲黄酒标准制定、职业技能标准修订、酒庄酒系列标准制定、陈年酒及陈年酒鉴定系列标准研究及白酒标签标识、标注标准研究等 12 项。其中白酒年份酒、溯源标准以及红曲黄酒标准等有望 2017 年正式出台。

   据介绍,白酒年份酒标准方面,涉及建立中国白酒年份酒行业准入标准体系(核心管理标准和认定);建立中国白酒年份酒标准样(实物标样);建立中国白酒年份酒检测标准以及建立中国白酒年份酒标签标准体系。

   溯源标准方面,发布《中国白酒溯源技术指南》,建立白酒溯源模板。通过国家食药总局认可,建立白酒溯源规范。此外,还要研究标签标注标准,使消费者明白消费。

聚焦“两大”核心标准

   在第二天上午酒协年会上,宋书玉秘书长对行业关注的两大标准的核心内容作了深度的解读。

一、关于酒的分类标准

   宋书玉表示,饮料酒分类标准属于酒类标准的顶层设计,必须做到明确概念、严格区分、清晰辨识、有效监督。

   首先需要搞清楚这六个问题:

   1、 什么是白酒;

   2、 什么是食用酒精,可以用于哪些白酒;

   3、 什么是固态法白酒,什么是固液法白酒,什么是液态法白酒;

   4、 使用食用添加剂的白酒叫什么;

   5、 露酒是什么酒;

   6、 健康白酒是什么酒。

   焦点问题一:什么是白酒

   宋书玉表示,将对白酒的定义进行修订,在修订后的分类标准中,加了“勾调”两个字。即修订后白酒的定义为——“以粮谷为原料,用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勾调而成。”

   宋书玉表示,目前消费者对勾调、勾兑的理解并不准确。以酒兑酒叫勾兑,三精一水也叫勾兑。“此勾兑”与“彼勾兑”是不一样。 “我们认为向消费者表达清楚最重要,所以加了‘勾调’两个字。”宋秘书长说。

   焦点问题二:关于食用酒精的问题

   宋书玉介绍道,在中国白酒的分类和标准当中没有概念的解释,只有名词,它有产品标准,就是以谷物、薯类、蜜糖或其他可食用农作物为原料,经发酵、蒸馏精制而成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食用乙醇)。

   新分类标准增加食用酒精概念:按原料分为:1、粮谷酿造食用酒精;2、薯类酿造食用酒精;3、蜜糖酿造食用酒精;4、其他原料酿造食用酒精。

   他强调,食用酒精也是“酿”造的,不是工业酒精,不是化学酒精。

   焦点问题三:固态法、液态法和固液法白酒的区别。

   固态法白酒:就是以粮谷为原料,用大曲、小曲和麸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固态(或半固态)糖化、发酵、蒸馏、经陈酿、勾调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风格特征的白酒。

   液态法白酒:

   原定义为: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调香或串香,勾调而成的白酒。

   修订之后的定义为:以粮谷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基酒(粮谷酿造食用酒精)精制加工制成的白酒。

   固液法白酒:

   原定义为: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 30%)、液态法白酒、食用添加剂勾调而成的白酒。

   修订之后的定义为:以液态白酒(粮谷酿造食用酒精)为基酒,利用固态发酵酒醅(或特制的香醅)串蒸(或浸蒸),或直接与固态白酒按一定比例勾调而成,未添加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固态白酒风味的白酒。

   宋书玉指出,这三个概念的核心是:第一,固态法白酒就是传统白酒,把我们的粮谷原料作为白酒的核心;第二个,未添加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他认为,这符合消费者对白酒的诉求:粮食酒以及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需求。未来我们会有相应的检测技术和标准技术作为支撑,向消费者说清楚这些概念,让消费者知道三种白酒之间的区别。

   焦点问题四:调香白酒

   在谈到非粮谷酿造食用酒精的出路问题时,宋书玉表示,在新标准里,增加了调香白酒分类。将调香白酒定义为:以酿造食用酒精为基酒,加呈香、呈味物质调配而成的白酒。

   他指出,这个概念不是凭空而来,参考了国际上对调配白兰地的方式。白兰地的定义就是:以葡萄(水果)原汁或葡萄(水果)皮渣白兰地为基酒,加入一定量食用酒精调配而成的白兰地。

   焦点问题五:关于露酒的定义

   宋书玉认为,露酒强调养生、健康、功效(药食同源),也是中国传统酒,不应和配制酒一个概念。露酒具有传统基酒(白酒、黄酒)、浸提、泡制、串蒸等工艺特点,而且传统露酒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如果没有露酒概念,很容易与健康白酒混淆。

   修订后,露酒的定义将明确为:以发酵酒、蒸馏酒或者食用酒精为基酒,加入可食用或药食两用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已改变了其原基酒风格的饮料酒。分类原则按原料来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动植物类和其他类。

   焦点问题六:关于健康白酒与白酒健康。

   他表示,健康白酒就等于露酒。原因如下:

   一,露酒工艺技术创新发展:从药食同源材料中有效提取、提纯活性物质,直接添加到酒中,改变了传统的浸提、泡制和串蒸工艺,使得露酒功效更好,品质更稳定。同时,对原基酒的风格改变弱化,更接近了白酒风格,就有了“健康白酒”这个词。

   二,中国白酒原本就是健康的:所有白酒中都富含大量活性物质,吡嗪类、萜烯类、核苷类等活性物质丰富,所以它本身就是健康的。只是不同类型有些差异而已。

   其三,白酒创新技术,通过功能微生物强化,大大提高白酒中某些有益活性物质含量,从而使白酒更健康。

   宋书玉强调,主导是否健康的核心要素是饮酒行为,是人。不要过分夸大解读技术创新的东西,一定要鼓励去做,但是不要过度去做,否则会给我们产业带来新的困扰,白酒就是白酒,白酒就是健康,白酒产业需要谨言慎行,不要制造概念,要倡导白酒健康。

二、关于中国白酒年份酒标准

   在谈到今年即将出台的中国白酒年份酒标准时,宋书玉表示,围绕中国白酒年份酒将建立中国白酒年份酒行业准入标准体系(核心管理标准和认定);建立中国白酒年份酒标准样(实物标样);建立中国白酒年份酒检测技术与标准;建立中国白酒年份酒标签、标注标准体系。

   白酒年份酒的三要素:与白酒质量等级概念有关;与酒的贮存年限有关;是传统工艺白酒。

   年份酒的定义:以粮谷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造,经过长期贮存、按照年份酒酒龄及质量等级要求,将不同酒龄的基酒、调味酒按照一定比例调配而成。

   在执行层面,不同香型,不同工艺,不同品牌各自表述,备案认定。如何监督规范呢?宋书玉强调,“我们要建立并接受第三方检测机构(国家食品检验中心,建立中国白酒年份酒检验中心)的背书和监督,用生产准入标准、产品标准,按照实物标样检测的检测技术以及知识产品四大体系保证年份酒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