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收藏,从名酒开始(四)

2017年4月1日第10期        作者:文/曾宇 编/饶斌        2017-08-07       

从 1984 年开始,白酒行业开始出现向优质化、低度化、多品种化、低消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酒类产业结构改革发展至今,仍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新增了凤香、豉香等香型,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格局。在收藏方面,近几年来,收藏圈兴起了一股勾调低度老酒之风,大多都是低度老酒同高度新酒勾调,勾调之后,饮用别有一番风味。

   中国酒事中,普遍认同最具权威性的,是自 1952 年至 1989 年的五届全国评酒会。评酒会评选出的名酒名单,成为老酒收藏者必知的基本常识。而这些名酒,亦是收藏界的香饽饽,有些甚至因为市场稀缺一酒难求,炒出数十万元的高价。本期的重点,是召开于 1984年的第四届全国评酒会。

回顾:第四届全国评酒会百花齐放

   1984 年,第四次全国评酒会的白酒评酒会在山西召开,当时从 148 种酒样中评选出全国名酒 13 种。相比第三届评酒会评选出的茅台、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八大名酒(又称作新八大名酒,第二届评酒会评选的中国名酒被称为老八大名酒),本次评酒会的中国名酒多出双沟大曲、黄鹤楼酒及郎酒;西凤、全兴大曲则一雪前耻,重登名酒宝座。本届评酒会,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格局。

独具特色的国家优质酒

   之所以说是百花齐放的格局,是因为本届评酒会还评选出国家优质酒 27 种。其中有不少酒别具特色:比如小曲米香型的广西三花酒、广西湘山酒;麸曲酱香型的河北迎春酒、辽宁凌川白酒;麸曲清香型的山西六曲香酒、辽宁凌塔白酒;麸曲浓香的吉林龙泉酒、内蒙古赤峰陈曲酒、兼香型的湖北白云边酒、湖北西陵特曲酒以及豉香型的广东玉冰烧酒。

   与中国名酒清一色的大曲酒不同的是,国家优质酒里有不少酒充满着地域特色,如当时广西地区的小曲米香型酒,普遍以纯大米和小曲为原料。小曲,又称酒药,在制曲的过程中添加不同中草药材,是小曲酒的特色。而北方地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则以麸曲为主,这种现代酿酒科技的产物因其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在当时是白酒生产的主流工艺。

   不仅如此,国家优质酒中还有些采用了独特的工艺。如玉冰烧酒,以米香型酒为基础再加之采用肥肉浸酝,香气独特,是广东地区特色的豉香型白酒。豉香白酒,其基本工艺程序与一般白酒相似,用优质大米蒸煮,然后放凉、配小曲、搅拌、发酵、蒸馏。然而,初蒸出的酒味生涩,不醇厚,入口更显辛辣、刺喉。于是,便酝生了“猪肉浸泡”的陈酿工艺。猪肥肉能吸附杂质,泡在酒中更能醇化酒体,与酒液融合形成独特的酒香。

收藏:八十年代优质酒产量不大 市场稀缺

   国家优质酒中不少品牌在八十年代市场产量原本就不大,留存至今更属难得,因此,相比较一些名酒而言,更显稀缺,有时甚至收藏价格超过名酒价格。我本人所珍藏的一瓶八十年代广西湘山酒,由于市场稀缺,收藏价格逾万元。

   不仅如此,1984 年的全国评酒会还诞生了不少低度的优质酒。自此,白酒行业开始出现向优质化、低度化、多品种化、低消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酒类产业结构改革发展至今,仍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低度勾调 别有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低度酒收藏在陈年白酒市场仍然不温不火。陈年低度酒,往往相较同年份、同品牌的高度酒,价格要低好几倍。陈年白酒,其饮用价值是重要的考量标准,而低度酒一经年份贮存,口感上无法得到保证,饮用价值大打折扣,因此,不受待见也是情理之中。然而,老酒圈这几年却也兴起了一股勾调低度老酒之风,如将陈年低度郎酒与高度酱香型新酒勾调饮用,或将低度董酒调制成鸡尾酒,如此一来,留其风味,存其精华,别有一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