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酒经》: 遗忘在历史中的酿酒专著

2017年3月1日第7期        作者:文 / 邓茜媛 编 / 饶骁        2017-08-11       

研究中国酒文化, 《北山酒经》是绕不开的丰碑。作为我国古代唯一一部关于酿酒的经典著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被奉为酒业圭臬。《北山酒经》的存在,使得我国酒文化有了可溯的源头。

酿酒专著 被遗忘在历史中

   《北山酒经》是我国古代酿酒历史上,学术水平最高,最能完整体现我国黄酒酿造科技精华,在酿酒实践中最有指导价值的酿酒专著。

   写它的人叫做朱肱,是北宋年间的进士。他本人十分具有传奇色彩,懂医术却又是个酒徒,虽功名在身却又无意仕途,他的爱好全都放在研究医学和酿酒著书上。他平生救人无数,还专门写有治疗各种伤寒杂症的《活人书》,但在无数酿酒人看来,医书可有千千万,但承前启后的酒书却只有《北山酒经》一本。

  比如,书中介绍到,最早的时候,酿酒专属于官府,他们酿造有三种不同的酒:斋中酒、听事酒、猥酒。虽然都是用曲酿造的,但它们的区别在于清浊不同,所以品质上就有优劣。

   官府酿酒还专门设有“酒正”(酒政)一职,他的任务便是掌管国家一切酿酒事宜,按规章制度发放酿酒材料,辨别五齐、三酒的名称和种类,年终时按照酿酒规范决定赏罚。

   在《北山酒经》中,其实还有很多关于我国古代的酒、酒的历史、酒的酿造、酒人和酒事的记述,只是被人们遗忘在了历史长河中。

酿酒轶事 不乏生动趣味

   这里可以分享书中几个有趣的酿酒轶事。

最早的酒是怎么酿造的

   “空桑秽饭,醖以稷麦,以成醇醪,酒之始也”——最初,人类并不会酿酒,也不会作酒曲,大家把发了霉的饭与谷物稷麦之类放在一起酝酿,偶然做出了汁渣混合的酒,酿酒就这样开始了。

   最原始的酒曲就是馊了的饭,发了霉的饭,上面生长着各种微生物,可以产生造酒所需的各种酶。别小看这不起眼的馊饭,因为这一偶然,人类才开启了通往酒国的大门。

   在具体酿酒之前,其实古人是十分讲究的:酿酒的原料必须清洁并经过浸泡和蒸煮,同时必须选用质量优良的水、精良的陶器,然后还得选一个黄道吉日来制曲,一应工作准备好后,在正式的酿酒过程中还必须掌握好火候,这样之后得到酰浆,这酒便成功了一大半。

   朱肱说,在古代酿酒工艺中,麦曲对于黍,就像铅对于汞,阴阳相制,自然会发生变化。

   《春秋纬》里记载: “麦,阴也;黍,阳也。先渍曲而投黍,是阳得阴而沸。”他用了阴阳学说来对酿酒过程进行解释,道理是相通的,造酒时,由于麦曲属阴性,黍属阳性,所以用曲和黍是可以造出酒来的。

不太一样的祭祀摆酒

   古代在宗庙祭祀时,主人和最高等级的人安排在最上面,这个位置为“室”;室前为“堂”,安排地位稍次的人;地位最低的人则安排堂下。

   可是,酒的摆放却是从上到下、由味薄到味厚,味薄的醴酒摆放在“室”,味稍厚一点的醍酒摆放在“堂”,味道醇厚的澄酒却摆放在堂下,而酒是以味道醇厚为上品的。

   这一点很是奇怪,据说之所以如此,是按孔子的说法“示民之不淫也”即教民不贪杯,意思是味道寡淡的酒,容易喝很多,而将味道醇厚的酒给民众,让他们因易醉而不贪杯。

最初的酒母

   古人酿酒特别注意时令天气,也注意酿酒原料黍米的新陈情况。比如,春夏酿酒,或者用新软的黍米酿酒时,就是先倾浆入瓮而后投米,这叫做倒烫;秋冬酿酒,或者用陈硬的黍米酿酒时,则是先投米入瓮,后倒入浆水,这叫做正烫。

   这里,我们需要知道一个概念——酒母。何谓酒母?现代酒母就是纯种培养的酵母菌。而宋代的酒母是酴米,它是用醋糜、酵、曲、酸浆制成的,其中含有酵母菌,故称“酒母”,起到发酵的作用。在我国,淀粉酶和酒化酶是由酒曲提供的。酒曲中含有有益霉菌和酵母菌。霉菌可以分泌淀粉酶,酵母菌中含有酒化霉。

   宋代造酒,在技术上有两大进步,一是所谓“合酵”,二是使用了酸浆。两项技术的应用,既增加了酵母菌的数量,又增强了酵母菌的活性,保证了造酒过程最关键的反应——酒化反应的顺利进行。

   不过,酸浆只能在制造“酴米”阶段使用,在投醹阶段,就不能使用了,否则会影响酒质,甚至导致酸败。醹,是指投入酴米或发酵醪中的“甜糜”,即糊状甜米饭,投醹是为了造酒,但酒不能甜了,应尽量把糖全部转化为酒。这便是酿酒工艺上的“酴米偷酸,投醹偷甜”。

区分优劣的戏称

   可是,在实际践行过程中,浙人不善于偷酸,所以酒成熟后要加入石灰;北方人不善于偷甜,所以酿出来的酒喝多了会膈上难受。

   所以,酒因此得了两个别名“青州从事”、“平原督邮”。这个典故出自于《世说新语·术解》,说东晋权臣桓公有个主薄,善于品鉴酒,只要有酒就要先去尝尝看,好酒就叫它“青州从事”,劣酒就叫它“鬲上督邮”。因为当时的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 “从事”是说“到脐”,“青州”是说在“鬲上住”。此后,人们便把好酒、劣酒分别戏称为“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我国古代的酿酒之法,一向是心口相传、不立文字,而且会有很多变数。即便是父子俩用同一方法酿造,酿出来的酒也会气味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酿酒,酿出来的酒也可能色泽大不一样。这其中的非凡奥妙,就连最善于酿酒的人也不能尽得其理,而《北山酒经》则把有规律的科学精华总结出来,对研究酒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