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红牛商标纠纷带来的思考

2017年8月16日第19期        作者:文/拾晓 编/罗莉        2017-08-16       

——对话北京志起未来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

   最近,泰国红牛(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与中国红牛(华彬集团)之间的品牌授权争端,让作为中国红牛供应商奥瑞金间接地卷入这场纠纷。红牛商标持有者泰国红牛将奥瑞金告上法庭,不仅要求停止生产带有“红牛”字样的产品,并要求赔偿 3050 万及公开道歉。

   这意味着,泰国红牛继通过诉讼中国红牛“回收”品牌授权后,又进一步对中国红牛的供应商施加压力。

   针对此业内热点,本刊特邀请到北京志起未来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针对商标租赁这一合作模式的关键要点进行了访谈,以给业内一点启示。

利益分配比是关键点

   《新食品》:您认为红牛的商标纠纷问题的关键点在哪?

   李志起:当初红牛商标授权的协议中,首先是有时间年限的。另外,肯定也会有利益分成的约定。也许在刚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公司这边的投入会比较大,分配比重偏向中国公司这边,也合情合理。但是现在红牛在中国一年的销售额达到 240 亿,再加上红牛商标的授权年限已经到期,双方很有理由坐下来,重新谈一谈商标授权以及利益分配比的事宜。所以说这次红牛商标纠纷的关键点就在于红牛商标续签的时间以及利益分配比的重新协定。

或三四年难达共识

   《新食品》:您认为红牛商标纠纷的解决办法,除了打官司还有其他途径吗?

   李志起:中国红牛的销量占泰国红牛总公司销量的 60%,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市场很重要,另一方面说明蛋糕很大,双方都不会轻易放弃中国的市场。

   我认为打官司也是一种博弈的手段,但还是以打促谈,最终还是要谈出一个结果,来实现最终的共赢。因为在双方 20 多年的合作经营当中,中国红牛的运营公司华彬集团在品牌的宣传营销上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做了很多的投入的。其实双方目前还没有一个明朗的态度,只是有一些心理上的不平衡,这也恰恰为双方的谈判留下了一个回旋的余地

   《新食品》:围绕红牛品牌授权争端的司法诉讼究竟会以何种形态收尾,这最终又将对奥瑞金带来怎样的影响,无疑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据不少律师介绍,由于该案属于国际间诉讼,涉及事项也较为复杂,因此诉讼周期恐将长于预期。没有个 3—4 年的时间,往往无法得到最终结论。您感觉这场红牛的商标战会持续多长时间?

   李志起:商标的纠纷比较复杂,商标的纠纷会牵扯很多的资产,也包括市场份额的影响,甚至包括品牌的美誉度。综合起来,我个人估计三四年之内双方都很难达成共识。

借船出海,两手准备

   《新食品》:当年王老吉、加多宝的商标战就闹得沸沸扬扬,在与同类产品公司合作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李志起:无论是红牛,还是王老吉加多宝,他们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一方相对强势,另一方相对弱势。弱势的一方总想借船出海,这样的情况就决定了双方在谈合作的时候,不是处在同一个对等的地位上。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强势的甲方一定会有许多他的要求,弱势的乙方为了合作,则会选择让步。这也就为双方的合作在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在达成合约之后,弱势的一方就会认为自己付出的很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纠纷就很容易产生。

   在这里我也提醒想走这种模式的企业,一定要把协议的内容,把双方的权责,尤其是退出机制谈好,免得以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还有就是任何的商业合作都是有期限的,你要有两手准备,你要发展自己的产品、自己的渠道、销售。

   《新食品》:假使合作双方已经把各方面的问题都考虑到并协商好,在落实协议的过程中还会发生纠纷吗

   李志起:我认为肯定还会发生纠纷。因为市场是变化的,商业的想象力是无法穿透之间的。但是合作双方可以在大的框架下,每隔几年就坐下来,去讨论合作的关系,去协定双方合作的利益分配比。在协议下,动态的管理其实非常重要。

珍惜品牌,善用品牌

   《新食品》:您认为租赁成熟商标的模式在未来还会继续存在吗?

   李志起:我认为仍然会存在。因为品牌的授权经营是一种比较成型的商业模式。品牌本身是有价值的,通过品牌本身整合更多的资源来为品牌加分,这是一种共赢的商业模式。

   所以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公司会走这条路。虽然品牌授权经营是一种比较成熟且主流的模式,但是双方的合作一定要回归到法律的底线上去探讨。

   《新食品》:对于这次红牛的商标战,您有什么启示想与业内分享?

   李志起:很简单,就一句话给大家共勉:“珍惜品牌,善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