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员工扯皮带来的损耗

2017 年 9 月 1 日 第 20 期        作者:文 / 小微企业内务管理研究者 潘文富 编 / 罗莉        2017-09-01       

为什么扯皮?因为没有证据,进一步来说,就是没有说清楚、没有量化、没有标准、没有确认、没有 责任到人。

   在被员工所浪费的工作时间里,占比最大是四个:忘事、扯皮、拖延和找东西。今天先来说说扯皮,员工与员工之间扯、员工与老板扯、员工与客户扯,扯皮就是在踢皮球,就是在推卸责任,都觉得这个事情与我没关系。同时,也是有了拖延的理由,扯来扯去,最终都会体现在公司的运营成本上,而且是没有任何产出意义的成本。

   为什么扯皮?因为没有证据,进一步来说,就是没有说清楚、没有量化、没有标准、没有确认、没有责任到人。

   在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扯皮类型如下:

一、岗位职责扯皮

   按道理来说,岗位和员工之间,应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岗位该做什么事情(工作范畴)应该明确清楚的。通过岗位说明书来进行明确,是需要在员工入职的时候就一次性说明清楚的。当然,若是没有把岗位说明明确量化的话,员工虽不是完全清楚工作范畴,一般的常规工作还是可以完成的,只是出现某个突发事件或是新生问题,老板在进行工作指派时,员工很自然就会认为老板在增加我的工作量,要么扯皮推诿,要么一百个不情愿来做这个事。

   这个事解决起来也简单,就是做岗位说明书嘛,一次性罗列清楚,尤其是一些出现频率较低的工作事务,哪怕一年就处理一次,那也得列进去。即便有些工作同时涉及到多个岗位的,那也得明确主导岗位是什么,配套岗位是什么,明确主次关系。

二、违反规章制度扯皮

   在依照规章制度处罚员工时,员工也容易扯皮,我不知道有这个规章制度啊,没人告诉我啊,也许老板会说,这些规章制度都公布过,墙上贴过,文件夹里有的。可员工一句话就顶回来了,我不知道啊,我没看到过啊。以后,公司里出具任何规章制度,除了公示说明以外,一律要让员工签字确认,并抄送一份给员工。这一点,尤其在打劳动仲裁官司的时候,就用得着了。

三、做事质量不到位

   员工虽然完成了某项工作,但工作质量有问题,或是出工不出力。当然了,这就是标准的问题了,员工觉得可以了,老板觉得还不行,双方又开始扯了。

   问题的根源也简单,就是对工作质量没有进行明确的量化说明,或者说得过于笼统。例如,要加强与客户之间的客情关系,这就是模糊的一句话,也难以量化员工的客情工作,可进行量化分解,例如以加强与客户的客情关系为核心,要完成以下工作:

   1、查询客户的生日,按照客户等级,在客户生日时赠送对应的礼物;

   2、了解顾客的孩子信息,按照年龄段,赠送对应的礼物;

   3、了解顾客的身体情况,在日常沟通中,加以关心,并赠送相关的辅助保健资料;

   4、了解顾客的寿诞,公司开业时间,购置新房新车等信息,安排对应的礼物或到场祝贺。

四、信息传递扯皮

   人际之间的沟通质量其实很低,主要是因为大家是以语言沟通为主,且没有记录及确认的习惯,要么没听到、或是听错了、或是给忘了。接下来又是扯皮的事。

   怎么办?信息沟通留凭据嘛,什么是凭据?文字、信息、邮件、OA 系统等等,明确量化在什么时间点、谁对谁、具体说了什么事情。再要求对方通过信息确认或是签字等方式进行确认,若有疑问,及时提出。

五、个人发展扯皮

   “好好干,以后不会让你吃亏的”,这句话很多老板都说过,尤其是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老板说出来很轻松,甚至是很随意,可员工理解起来就麻烦了:

   1、什么叫好好干

   2、好好干的标准是什么?

   3、如何来衡量我是不是好好干?

   4、好好干之后具体有什么好处?

   5、好处是怎么等级量化的?

   6、好好干之后,什么时候才能兑现哪些好处?

   老板没把这些事情说清楚,员工心里也就没底,在入职的新鲜感消退后,工作状态自然就要下降了,从兴奋积极,到等待观望,再到消极,然后萌生退意。于是,老板开始觉得这个员工状态不行,那些好处,更加是遥遥无期了,劳资之间又扯上了。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员工职业规划问题,老板们都知道职业规划,但真正给员工做职业规划的,凤毛麟角,没有把员工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标准,以及对应的晋升和待遇情况进行量化,员工心里没谱啊。不但没有职业规范,也没有定期的职业发展回顾,员工也不清楚自己的进步和问题点在哪里,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干呗。

   职业规划,也就是一个文字模板的事,定期职业发展回顾,一年也就是在每个员工身上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沟通分析,这样的基础工作都不肯做,扯皮也是必然的了。扯皮的最终,都是成本,都是在消耗老板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