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幕 在圣地遇见大师,没有比工匠精神更好的话题
如果说没有这次聚会,中国酒业在2017年12月25日的朋友圈或许也只有西方的圣诞节。
但神奇的是,远离江湖之外的哀牢山下的褚橙庄园在12月25日这一天迎来了从上海不远千里、跋山涉水而来的季克良和一定要来感受励志朝圣之地的徐可强,这两位曾被喻为中国酒业的“三个火枪手”,他们与“烟王”褚时健、马静芬就中国酒业工匠精神价值的对话刷爆了酒圈。
“工匠精神”,这是一个被广泛探讨的话题。或许,在行业调整之处,我们大谈回归初心、坚持匠心多少都有迫不得已的味道;但如今在远离闹市几百公里外的大山深处,这个被无数企业家视为励志圣地的地方,有身体力行的褚马二老,也有刘秀华、季克良、梁邦昌、徐可强、钟杰等酒业大家,他们的这次对话可以说是纯粹、质朴却又深刻;因为他们身上都有着对于产品品质本质的执着和追求。
一个在古稀之年,又花了十多年时间专注一个水果品牌、一个80高龄还立志再造一款秉承褚橙品质精神的白酒产品、一个几乎将一生都奉献在茅台酒品质提升的道路上、一个曾与王国春通力合作二十年紧抓生产工艺造就中国酒王、一个一直为中国白酒奔走的酒业泰斗、还有中国白酒品鉴推广第一人的钟杰……
对于这群人来说,他们的聚会没有比工匠精神更好的话题。因此与其说这是一次论坛,不如说这是一群惺惺相惜的朋友坐在一起聊天,聊的正是他们多年来对待产品的初心和恒心,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多少人都在苦苦追寻的大道理。
“虽然这是一个小型的论坛,但在这个朝圣之地,有了他们探讨的这个话题,影响力绝不亚于一个上千人的论坛。”当天的嘉宾主持人向宁如此表示。
激论大咖解码工匠精神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实,中国匠人精神的精髓早已烙印在传承的印迹中。
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答案。但我们若是要看得更远,理解得更为深刻和全面,我们需要站在“巨人”身上。而此次褚橙庄园群英荟萃,大师、大咖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更利于透析这个时代永恒的话题。
那么工匠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我们从他们的分享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需要耐得住时间的考验
当我们在褚橙庄园这座圣地重拾这个话题时,中国“烟王”褚时健和“酒王”季克良都给出了相似的见解。
“茅台人做出了中国的‘国酒’,那是几代人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于季克良带给茅台酒的贡献,褚时健不吝溢美之词,“我做褚橙这个牌子,也是花了15 年,才让两三块的水果卖到十多元,其中品质是根本;我是亲身感受到做出产品特色的重要性。”
显然,在褚时健说的茅台酒、褚橙等品牌成功的背后正是他们对产品品质本质的追求,这就是匠心,而这个匠心是需要时间成本的,也就是说匠心们要耐得住时间的考验。
无独有偶,季克良也表示,“茅台酒的今天是几代匠人坚守、努力的结果;白酒是固态发酵,靠手工操作,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劳动强度大,而且环境还偏远恶劣;如果这个厂在上海、北京这种大城市的话,早就改变工艺去追求效率和产能了。”
显然,季克良也认为对产品的工匠精神首先要耐得住时间的考验,更要付出时间的成本。
行业大谈工匠精神,希冀找寻突破的路径;殊不知回归产品品质的初心却需要一种看似傻傻地坚持去做好产品;而不是将“工匠精神”附在产品表面,当作一种营销的噱头。大道至简,莫过如此。
树立匠人之心前,先要有信仰
“白酒酿造的工艺流程或许一看都会,但实际上做起来难,而做好、做精就更难。”季克良认为,匠人们要有敬畏感,这是工匠精神里面最重要的东西。敬畏是对传承的尊重,更是中国匠心精神慎思、笃行的内在表现。
此外,钟杰也提出工匠精神第一要旨是劳动神圣的观点,“酒业工匠精神应包含对酿酒劳动的尊重,对酿酒人的敬重,承认所从事工作的神圣,并愿为之付出。”
显然,从对传承技艺的敬畏之心到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也就是信仰的外在体现。
“褚时健这几十年的创业史和铸就的商业传奇,不仅仅是他对个人事业的追求,其内核中也有着家国情怀,而且这一切也是对‘信仰’的最好诠释。”向宁表示。由此来看,不管是那些粗制滥造的还是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都是站在工匠精神的对立面,更是对信仰的缺失。梁邦昌也指出工匠是积淀而来的,“做白酒不难,但做好酒不易;办个酒厂不难,组建一支工匠团队却很难。”
工匠精神不是蛮干,更需要科学技术支撑
我们都知道,工匠精神是对传承技艺的坚守,需要长年累月的付出。但季克良还是指出,“工匠精神不是蛮干,更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依靠科学知识,解释清楚了茅台工艺;让我们知道如何做,更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去操作,如果总是依葫芦画瓢,画来画去,就会变样,这样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做,就不再是依葫芦画瓢的传承了。”季克良解释到。
科技除了帮助我们从源头提升工艺水平,还可以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研发层面提供帮助。“科技可以改进传统工艺,打造出迎合消费需求的产品。”在徐可强看来,现在的新企业秉承工匠精神的根本就是要先研究好自己的工艺,酿出好酒,做出符合消费需求的特色产品,才能做好品牌。
此外,钟杰还以传统不等于落后的辩证法指出,“酒业工匠精神应包含‘科学化’的内涵,需要科学研究支撑传统白酒产业的未来发展,进一步探知白酒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酿酒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白酒风味的影响,科学评估消费者对香、味需求的变化趋势,合理正确地传播中国白酒等。”
升华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众所周知,行业在白酒“黄金十年”鲜有提到工匠精神;当行业在初涉调整深水区的时候,也掀起过一波回归工匠精神浪潮,但那也仅是在“贿赂营销”突然失灵的时候寻求新一套的说辞而已,并未真正落实到实处。
最近两年,从宏观层面来看,“工匠精神”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时代价值可想而知,不容置疑。而对于酒业,尤其是到了行业调整出现转折的这个当口,消费者主权回归,消费多元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趋势越加凸显,我们再也无法仅依靠营销说辞去糊弄的时候,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也显现出来。
开启新生代的“钥匙”
当酒业的消费动能从公务消费驱动转向商务消费和大众消费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消费者群体已彻底发生变化;新生代消费者的培育和对接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对此,梁邦昌却表示,“白酒的又一个春天来了,我们更需要工匠精神去开启新的消费时代。”
为何如此说?首先,来看看我们如今面临着怎样一群消费者。
在2017年第一财经基于全国50个城市调查发布的《新中产品质报告》中指出:规模近2亿的新中产消费呈现9大特点;其中,新中产消费观的最大特征是理性化倾向明显,更倾向于内在消费,即舒适、符合自己的个性,让自己有愉悦感,从炫耀心理到品位心理的转换。不但如此,新中产阶层还是高科技产品的尝鲜者,也愿意为情怀和精神买单;最重要的是新中产对健康都十分重视,并且愿意为健康领域的产品或服务买单。
显然,新中产作为未来酒业消费的砥柱中盘,其消费习惯得到了满足,酒业才能打开这个新的时代。
徐可强就指出,“工匠精神的功能的实用性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其言下之意便是我们的产品设计不能再抱着单方面灌输的思想,而是要最大程度地去挖掘消费需求,迎合消费者的习性和爱好。而工匠精神在生产中这种“一丝不苟、尽善尽美”的态度就像一把开启新生代的“钥匙”,直达新生代消费者追寻美好事物的心灵需求。
回归品质消费的初心
从消费大环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这漂亮的成绩单背后也隐藏着不少的问题。行业竞争过度,劣质库存成灾;生产过程仍有不少粗制滥造;产品研发靠山寨模仿,仍然没有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淖……
大多数企业仍然心浮气躁地追求“短、平、多、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忽略了企业与组织的内生动力,不能静下心来做好产品与服务,忽视了人的精神灵魂与品质升华。时代的变化推动着消费者对于产品需求的变化。对此,知名营销公号李叫兽有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如果上一代消费者内心的追求是担心无法完成任务,那么这一代年轻消费者追求的就是担心错过美好人生。”
所以,我们看到国家层面早就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核心之一便是淘汰劣质产能。而对于酒业而言,消费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已是不可逆的趋势,这势必倒逼着我们回归产品本质上来;那么,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就再次显现出来。
企业组织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制造出完美的产品及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不断的自我革新和引领未来;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人人都需要工匠精神,工匠守得住内心,坚持得住初心。工匠做事能做到用户至上,追求精益求精,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消费的这一初心。所以,历经沧桑的褚时健也强调,“搞好产品品质是企业组织、国家民族的根基。”
激励酒业不断尝试创新的道路
对于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徐可强表示,“中国的白酒企业还有些良莠不齐,有一些还不是很成熟;发扬工匠精神就是需要创新,重新改造,打造价值。”
中国转型和战略问题专家邱震海在2017年秋糖上演讲时表示,“我提出过一句话,2012年之前谁创新谁死,但2012年之后谁不创新谁死。”
对此,邱震海还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很多中国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到国外旅游,回来要买一个马桶盖或电饭煲,问他为什么买电饭煲,国内没有吗?人家说国外电饭煲煮的饭好吃,国外的马桶盖用着舒服。
显然,大量钱不是花在国内而是在国外,原因在于我们制造业生产不出年轻消费者希望买到好的产品。这些就折射出我们的制造业严重落后,但年轻消费者已经走在前面,而我们的产业没有跟上,所以我们的产业要更新、要创新。
那对于酒业而言,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尤其是面对新的时代竞争,品牌打造、产品设计、广告传播、消费者沟通方式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创新;不论是全国名酒还是区域品牌,创新是积累优势或弯道超车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精彩观点:大咖众论工匠精神
“中国烟王”、商界传奇 褚时健:
品牌的打造要有特色的,而且里面有很多的学问,其中品质是基本。茅台是几代人打造出的“国酒”,其核心就是不断的把品质提上去的。而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名族,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如果不把产品质量提上去,是没有希望的。
中国白酒泰斗,贵州茅台酒厂名誉董事长 季克良:
产品的功能要说清楚。好,那就要说清楚好在哪里?现在酒这么多,你的酒是个什么特点,和其他的有什么差别,说清楚你是一个独特的谁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都需要科学分析和研究。各个厂对自己的产品,自己要弄清楚自己的特点;说得清楚最好;说不清楚,说个两三点也是非常好的。而工匠精神中的科学内涵就是可以帮助我们从产品的特点上讲清楚,去让消费者喝得明明白白。
五粮液、酒鬼酒、西凤酒原总经理 徐可强:
所谓工匠精神的价值影响力有三个层面:
第一层次,就是要坚持一丝不苟、尽善尽美的精神去执行酒业前辈总结和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把好酒做出来。
第二个层次,需要创新。中国的白酒企业还有些良莠不齐,有一些还不是很成熟,这就需要创新,重新改造,打造价值。
第三,改进传统工艺,迎合消费需求。传统工艺与市场集合,产品打造与消费需求集合。新的酒厂,要先研究好工艺,才能做出好酒,做好品牌。
中国白酒中青年专家、源坤鉴酒创始人 钟 杰:
劳动、传承、科学、创新是工匠精神体现。
一、劳动:工匠精神第一要旨是劳动神圣。酒业工匠精神应包含对酿酒劳动的尊重,对酿酒人的敬重,承认所从事工作的神圣,并愿为之付出。
二、传承:白酒是传统发酵产业,之所以有“传统”二字,根本在于传承。酒业工匠精神应怀有对技艺和德行的传承。传承是对传统曲药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的酿造技艺、白酒色香味格养意的优秀品质和酒文化的坚守,这是中国白酒最核心的东西,构成了区别于其他酒种和其他蒸馏酒的本质特征。
三、内涵:酒业工匠精神应包含“科学化”的内涵,体现刨根问底式的求知欲望。酒业的传统不等于落后,但需要科学研究支撑传统白酒产业的未来发展,进一步探知白酒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酿酒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白酒风味的影响,科学评估消费者对香和味需求的变化趋势,合理正确地传播中国白酒等。
四、创新:酒业发展离不开创新。从小曲到大曲,从浊酒到酒液的清亮透明,从低度发酵酒到高度蒸馏酒,这些与历代酿酒艺人的创新息息相关。可以说,创新已经通过融入酿酒人的血液得到传承,并潜移默化地成为酒业工匠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创新是感知酒业工匠精神的窗口,彰显着酒业工匠精神的与时俱进。
云南褚酒庄园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肖生华:
中国白酒近几十年来,传统品牌格局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一直是老品牌独步天下,新品牌有始无终,而褚酒庄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小而美庄园酒品牌之路。褚酒庄园要借势自带的品牌IP,走一条“社群+ 品牌”的双驱道路,做中国白酒酒庄庄园酒新模式的践行者,做小而美的酒庄代表品牌。